“不管怎麼著,”邱嬤嬤咧開嘴,“以後出門,有你護著,就更放心了!”
“但願有一天我真能那麼厲害!”邱慧天感慨一聲,又把他打聽到的外頭新聞告訴邱嬤嬤。
情報有多重要?不管誰,一個人關起門來與世隔絕,是不行的。再聰明的人,也不能閉門造車,總要多聽、多看,耳目靈通了,才能隨機應變。
於是邱慧天有一個任務,就是幫忙收集外頭的消息,報告給裏頭。
這次他確實聽到一件重大新聞:外頭頑童們之間,傳著一些嘲笑某位小姐的歌謠!
跟林代等人無關。這些歌謠,笑話的是張家一位小姐。
這張家,就是出了位張嬪,跟唐、謝分庭抗禮的張家。
歌謠攻擊的那位小姐,是張嬪的侄女兒,閨名綺兒。生得也算不錯了,當得起名中那個“綺”字。
可歎天下十全十美的相貌實在少,縱然稱得上美女,要挑還是能挑出缺點來。
張綺兒的臉太大;牙齒不夠整齊,笑起來尤其明顯;人中太長了,雖屬福壽相,在美學效果上畢竟有些兒礙眼。
那些童謠裏,就抓住這幾個缺點,大肆攻擊。
說來也怪!千金小姐都養在深閨中,難得拋頭露麵。自然也跟女伴們來往、燒香還願時見見尼姑們、出於憐老恤貧的善意也跟著母親長輩們接濟一些窮婆子,那相貌還是有人看見的,貴小姐們無不如此,美得超凡、亦或醜到超群的,還是會被大大傳揚,但張綺兒沒到那種地步,不知何以會被單獨拎出來大肆嘲笑?
張家長輩惱怒異常,嚴禁街頭再唱這種歌謠,而且嚴究始作俑者。童謠如風,哪裏追查得到哪兒來的?卻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私底下那歌謠傳得更凶了。而且市民們根據張家的激烈反應,反以為這是做賊心虛的表現,張綺兒一定真長得有這麼醜了。
張綺兒在家中攬鏡自照。
女人本就喜歡照鏡子,一天可以研究個幾十遍:我這臉色可是更鮮妍了?咦,我這兒怎麼又長了個痘痘,可會留印子不能?
若有人誇獎:你腰身真美!女人找個大鏡子,左右顧盼,扭上扭,覺得果然生得好,我見猶憐,以後挑衣服,都刻意體現腰身的美。
若有人指出:你眉毛不行嘛!女人鼻尖緊貼鏡麵,盯個半天,換個光線與角度再盯上半天,果然看著不行,從此刮之剔之、描之畫之,一定要拾掇精致了才見人。
張綺兒如今攬鏡看來看去,果然覺得臉是大了,若是用個小點兒的鏡子、湊近點兒看,果然到了“一個大餅X尺大,小小鏡子盛不下”的地步。那牙齒,自然是不整齊的,叫她恨不得拿錘子打下來,重新排一遍。再看人中,也是長了,當然不至於“鼻涕要過河,一走走半天”,可……可也實在比其他姑娘長啊!
張綺兒恨得把鏡子一摔,把臉埋在臂彎裏,嚷道:“不看了!別讓我看見了!”
丫頭們本來聽說姑娘要跟唐家議親,正以為要忙婚事了,誰知婚事八字還沒一撇,姑娘就成了個笑話,內府氣壓陡降,搞得她們大氣都不敢出,看姑娘摔鏡子,便忙把摔壞的鏡子拾掇出去。有心思靈巧的,看見壁間還有鏡子,也忙取掉。張綺兒含淚抬頭,見窗外池子波光閃閃,也指著大叫:“那個也是鏡子,我不要看見!”丫頭們忙把窗簾合上。張綺兒見其中一個丫頭,臉特別小巧,惡向膽邊生,案上抓了個東西就摜過去:“別叫我再瞧見這妖精臉蛋!”
那丫頭連滾帶爬退下。
張綺兒母親來了,見大白天的,房裏垂簾垂幔,那等兒晦暗,地上摔著碎片,女兒垂淚嗚咽,看得她好不心疼!攬了張綺兒的肩,先罵一幹丫頭們:“沒用的東西,惹姑娘生氣!”
丫頭們好不冤枉,別說她們不敢惹,就算想給張綺兒消氣,都不知從何消解起啊!
張綺兒母親又罵道:“看著都惹厭,還不都下去!”
丫頭們如蒙大赦,躬腰退下。
張綺兒母親摟著女兒的肩安慰:“不知哪幹毒婦編排的!我女兒生得綺麗,哪裏說醜就醜了?放心,看了就知道!美女難道是把五官割開來看的麼?組合在一起,就是漂亮嘛!從小兒一直漂亮到今天,難道被刻薄幾句,就真醜了不成?”
張綺兒仍然亂扭亂蹬、口中啼哭。她母親複道:“我兒別惱!你父親已經去跟太守說了,多派人查禁,以後再也聽不到這毒歌了,並背後的人,也都要抓起來,在街心打死,予我兒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