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米蘭大教堂(2)(2 / 3)

終於在1815年2月26日,拿破侖逃出小島,率領1000人回到法國。拿破侖作為一位軍事家、政治家的個人魅力再一次充分展現,本來被派來阻止他的法蘭西王國軍隊居然繼續支持拿破侖。待到拿破侖回到巴黎,此時他已經擁有一支14萬人的正規軍和20萬人的誌願軍,路易十八倉皇逃跑。最終他不費一槍一彈奪回了帝位,歐洲的列強驚奇了,恐慌了,害怕了。

但是好景不長,歐洲各國又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侖的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戰役中全軍崩潰,滑鐵盧成了拿破侖最終謝幕的舞台,7月15日他正式投降,路易十八再度複辟。這一次,拿破侖被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軍隊囚禁在南大西洋的一個小島──聖赫勒拿島上,並且再沒有回到他的法蘭西帝國。幾年後,拿破侖在島上去世。在禮炮聲中,這位征服者被葬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托貝特山泉旁。他去世後九年,新的奧爾良王朝在人民的壓力之下將拿破侖的塑像重新豎立在旺多姆圓柱上。1840年,法蘭西王國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浦派其兒子將拿破侖的遺體接回,安葬到塞納河畔的老殘軍人退休院(即榮譽軍人院)。

拿破侖的戎馬生涯矛盾重重,變化莫測。他在戰術上的指揮天才令人拍手叫絕,如果僅從這方麵來判斷,也許可以把他看做是超乎時空的最偉大的將軍。但是從重大的戰略上來看,他卻犯下令人瞠目的錯誤,如對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和俄國的入侵。然而,後代人對於這位法蘭西帝國的皇帝多持有一種尊敬和仰慕的態度,也許這可以作為對拿破侖的告慰。

●死因之謎

對於偉大人物的重要事跡,人們總喜歡刨根究底。尤其是關於偉大人物的死因,總會有一些讓人猜不透,又放不下的秘密。直到今天,關於拿破侖的真正死因還是眾說紛紜。據說,拿破侖的死是由於“心血管疾病”。但是人們並不願意相信這種說法,原因是戎馬一生的拿破侖身體是非常強壯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醫生的驗屍報告顯示他是死於嚴重的胃病,但新的研究認為拿破侖死於砷中毒,而且從當年貴族愛用的牆紙上,曆史學家亦發現含有砷的礦物,估計是因為環境潮濕而讓砷在環境中滲透出來。

1821年5月5日17時49分,被流放到南大西洋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侖與世長辭,法國當局隨後宣稱這位皇帝死於“心血管疾病”。

不過,很多人都認為拿破侖的死因絕對不是那麼簡單,這位曾叱吒歐洲大陸的風雲人物很可能是被人下毒害死的。

曾經和拿破侖一起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的仆人馬爾尚在其日記中寫道,拿破侖去世前“經常失眠,腿部腫脹無力,掉頭發,偶爾抽搐,總是覺得口渴”。

有專家對日記進行仔細研究後認定,上述症狀均與人服食砒霜後的情形類似。

1961年,瑞典的科學家對真正的拿破侖遺發進行舉世矚目的研究。在研究中,他們嚴格地采用了日本著名科學家江上秋彥首創的實驗方法。在拿破侖脫落的一根頭發中,他們測出了遺發中砒霜的含量,下毒竟有40次之多,由此他們斷定拿破侖死於砒霜慢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