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這些跟別人問的沒什麼兩樣。但後麵她問了一句,你以後有什麼想法嗎?
這也許隻是很簡單、在普通不過的一句話,但這是她對我的尊重,所有人都沒有給過的尊重。別人,永遠隻會在一旁指手畫腳地譴責著你的人生,似乎離開了學校,你就已經注定了一事無成,每天隻能渾渾噩噩地度日。
實際上想想吧,學校裏那麼多的孩子,他們的家長也以我他們從那根獨木橋上擠過去之後就會有一段與他們截然不同的人生。
可實際上呢?他們在教室裏咬著牙拚命學習,才能換來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活,最後還要拚命的努力,換來的也不過是一個平淡無奇的人生。
也許高考確實是千軍萬馬擠過去通往一條別樣人生的道路,但這早就是從前了。
我們每個人被別人替代的那種可替代性太強了,沒有什麼事是離不開你的。即使你有一個特質可以成為你的優點,但下一秒你就會發現還有跟多的人在這一點上比你強悍太多。
想想周圍那麼多人,從小變聽從父母的話,小學、高中、大學,最後努力拚搏那麼多年,最後也不過是穿著西裝套裙,衣冠楚楚的擠地鐵趕公交,在一棟大樓內有一張小小的辦公桌,在城市裏有一間房?
然後,他們努力了這麼多年,把自己喜歡的一切都磨滅了,把自己熱愛的都遺忘了,每天日複一日的重複著同樣的事情,變成了一個在普通不過的普通人。
那麼,努力的意義呢?聽從父母話的意義呢?這麼努力,最後卻隻是變成了一個在普通不過的普通人。每天都像僵屍一樣的活著,嘴裏說為生活努力著,但卻連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都會感到迷茫。
有時候,大人會自以為是的以為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出真確的選擇,但實際上那個選擇隻有兩種:第一種是他的選擇不過是為了滿足大人,而非滿足自己;另一種則是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記得以前的時候,三姑媽帶我和表哥出去玩。逛超市的時候,哥哥隻是拿了一樣就好,而我則反反複複、猶豫不決。所有大人們給我蓋了蓋棺定論,說我從來不懂自己要要什麼。
可是即使我真的不明白嗎?有時候我隻是努力想要追求自己喜歡的,而不是像哥哥那樣,迎合三姑媽,最後得到了一個懂事孩子的稱號。
所有,從我開始打字創作的時候,除了那位伯母之外所有的大人都在責罵我,說我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可我不懂,為什麼他們要自以為是的指手畫腳我對未來的憧憬?為何不能然我去做?失敗了難道我不會自己想辦法嗎?隻要我自己願意去承擔後果,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麼做了又有什麼?
而且我是真心覺得,大人們所做的選擇,他們為我們規劃的未來真的沒有多高明。他們一輩子做了那麼多錯誤的選擇,未必知道什麼選擇才是“正確的”選擇。
他們總是那麼自以為是,他們總是在說生活是老師,他們學到了很多。可實際上,他們早就被自己催眠了。
想想吧,“生活”這個詞包含得太廣闊了,他在裏麵擺了那麼多個圈子,你走錯了卻都往往不知道錯在哪兒,還有什麼資格去說它是你的老師?這個句式永遠是真確的,隻因為它是百搭的,即使是看起來很真確,但他不可能給你提供任何的意義。
大人們理解的正確道路是什麼呢?無非就是金錢權利罷了。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寫的很有道理,也會有人對此嗤之以鼻。
但是換位思考一下吧,現在的我還隻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少年,即使我的想法再偉大,但在我成功之前,我永遠不會得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