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致讀者,也致自己(1 / 3)

昨天電腦壞了,係統崩潰,自從我打字以來,這個月似乎是最拖的一個月了。一個月之內,我隻跟新了十來章。我是真的很抱歉。

我的電腦不是什麼好貨色,經常出現係統損毀。實際上我早就把寫作當做了生活的一部分,每次電腦壞了或者家裏停網,我都心裏十分擔心,擔心自己沒辦法在繼續寫下去了。

說實話,我的父母親都不太支持我寫作。讀書的時候他們希望我努力學習,現在不讀書了,他們希望我出去做他們安排的工作。

他們認為這樣的人生很完美,我沒有權利或者說我就不應該有產生不喜歡這樣生活的想法。

的確,在讀書的期間我確實努力過,我取得過很好的成績,我也考上了高中——雖然那所學校並不是什麼名流院校。

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輟學,然後幹點什麼。青春似乎就是這樣,千軍萬馬去擠那一根名叫“高考”的獨木橋,似乎所有人都那麼整齊劃一,沒有一點旁逸斜出。

從上初中開始,我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幹什麼。而到了高中之後,我沒有經曆跟那些同齡人一起去擠那一根獨木橋。

那時候是因為與同學吵架,於是我負氣離開學校。表麵上看來,是我負氣離開,但我自己很清楚,這個校園裏的小風波,不過是把長久的困惑推向了最緊要的關頭。

以我當時的成績,不大可能考得上什麼像樣的大學。接下來的情況可想而知:煎熬兩年之後拿到一個慘不忍睹的成績,在步入社會隨著父母親的安排走上沒有自我的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也不過是靠家人想辦法,進入一個末流大學讀個大專,隨後出來,再繼續這種未來一片慘白、毫無邊際的人生。

我在離開學校的當時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當個作家,為什麼還要繼續聽從父母親的話在這個物欲濫發的社會裏隨波逐流,任憑別人擺布?

我記得在初中的時候,我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迎合別人。

似乎人生就是這樣,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我們都在不斷的想盡一切的努力來獲得別人的認可,但殊不知,無論你怎麼做別人都不會認可你。

大人們的世界,我隻想嗬嗬。

在這個世界上,總是多說多錯,多做多錯。而且他人的苛責永遠不會是因為你做的太少,而是你做的太多。

從小的時候開始我就已經明白這個道理了。我記得以前在那些姑媽家裏的時候,無論我做了多少事情,他們都不會記得的。

在大姑父家,那時候我上初二。大姑父家裏自己蓋房子,我趁著放假的時候,去幫忙了十多天。這十多天裏,我每天都在幫忙和水泥、拎水泥,有時候甚至還要把一兩噸的沙子與水泥拌好。

閑下來的時候,我會玩一玩姑媽家的電腦,但那時候必定是要挨罵的,其言行難聽之極。但如果是姑媽家的表哥去玩結果又截然不同了。

那時候,大人們看待我們誰乖不乖不是看你為他們做了多少,不是你為了得到他們的認可努力了多少,而是你的學習排名是多少,你的分數是多少。

這位姑媽,我的一位敬愛的伯母是知道的。

說起來,似乎我厭惡所有的大人包括父母,但唯獨哪位伯母是我最敬愛的。如果是被其他大人罵了,我絕不會想聽他們一句廢話。但若是哪位伯母,我會認真思考幾天,並銘記於心。

她對我說過一句話,或許她自己都不記得了,但我還記得。我輟學的時候,她跟我說過,你這個年紀不讀書了,能出來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