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拚死吃河豚(1 / 1)

朋友是大酒店的高級廚師,因為廚藝高超,深受老總器重。去年,他被派到日本深造,專門學習烹飪河豚。

“不食河豚,焉知魚味,食了河豚百無味。”自古以來,河豚就是富商名流津津樂道的稀世美味。隻不過,想要吃河豚,除了足夠的財力之外,還必須有視死如歸的膽量。河豚體內含有劇毒,隻需0.5毫克河豚毒,就能致人於死地!拚死吃河豚,並非聳人聽聞。

正因為人命關天,世界各地都對河豚食品嚴加管製,國內有經營資格的也為數不多,而且條件極其苛刻。物以稀為貴,精明的酒店老總看到了商機,才不惜重金,把朋友派到日本學習深造。日本向來是河豚消費大國,其烹飪工藝和安全措施自然走在前列。

到了日本之後,朋友才發現,原來日本人愛吃河豚,並非“不怕死”。在當地,每個河豚廚師都必須接受專門培訓,時間至少一年,隻有考試合格後,才能發給執業資格證書,持證上崗。烹製河豚時,其嚴格程度更是超乎想象:每個廚師都有特製的垃圾筒,帶鎖的,開始加工河豚時,先將鎖打開,把內髒全部裝進垃圾筒,再鎖上。僅僅是加工去毒環節,至少要經過30道工序!

朋友大開眼界,仿佛武林高手突然見到了稀世的武功秘籍,一下就著了迷,好勝心大起。他學得很用心,從理論到實踐,循序漸進,每道工序都用心揣摩,嚴格要求,絲毫不敢越雷池半步。朋友本來就是高級廚師,基本功紮實,加上刻苦用心,到了快結業的時候,他已經熟練掌握了烹製河豚的全套技術。

考試異常嚴格,學員必須現場操作,主考官站在身旁全程監視,如發現學員操作錯誤,有權當場淘汰。朋友信心十足,遊刃有餘。整條河豚首先加工去毒,然後去皮去肉,魚肉做成生魚片;拆下的魚頭魚骨,切好,放入油鍋炸兩遍,油溫控製在170度,第一遍幹炸,第二遍裹上麵粉汁再炸。油鍋滋滋作響,上下翻騰,如蛟龍戲水,香氣四溢。未成曲調先有情,朋友技藝嫻熟,每道工序都分毫不差,旁邊的主考官不由得連連點頭,暗自讚許。

工夫不大,菜已做成。生魚片薄如蟬翼,晶瑩剔透,透過魚片盤底的花紋清晰可辨;油炸魚骨色澤金黃,外焦裏嫩,狀似虎紋,仍滋滋地向外冒出香氣,活色生香。擺在主考官麵前,仿佛兩件精美的工藝品。朋友老老實實地站在旁邊,像犯人正在等待法官最後的判決,心中不免有些惴惴。主考官嚐遍天下美味,要過這關,絕非易事。

卻沒想到,最後的評審環節,竟出乎意料的簡單。主考官告訴他,隻要你把自己做的河豚吃了,就算合格,當場發證。朋友夾起一片河豚生魚片,剛要往嘴裏送,刹那間猶豫了,拿著筷子的手懸在半空中,表情凝固,一動不動,仿佛一尊雕塑。兩分鍾後,他放棄了。

回到國內,朋友辭職了。

如不出意外,他本已是全市最有名的河豚廚師,前途無量,可惜,大好機遇擦肩而過。事後,朋友跟我談起此事,依然沮喪萬分,又忍不住抱怨:我做出來的河豚絕對安全,每一步都嚴格照章操作,主考官也都看見了,想不到他還要故意刁難我,憑什麼就不相信我呢?我說,既然如此,那你當初為何不敢吃?朋友張口結舌。

我沒吃過河豚,關於河豚的吃法,多少還是有所耳聞。古往今來,都是主人或廚師當麵先嚐,然後客人才敢動筷子的。朋友顯然誤解了主考官,人家並非有意為難他,這本來就是行規。若要別人相信你,首先你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