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溪瞥了一眼,伸手點了點她的額頭,讓她隨著車身一晃一晃的:“以後可別這般糊塗了,這在南邊你又不是沒聽過,那家裏的婆子幫著外麵的拐子將小主子弄出去賣了的多了去了。”
“是!這不是有伯母您在嗎!”黛玉微微低頭,臉頰上戴上了羞紅。她最近的確有些迷糊,一路坐船過來若不是還有這繡花針,估計也就一路睡過了去了。就是現在上了馬車,還有在水中飄晃著的感覺。
馬車中間沒有停歇的一路進入北寧城。在張雲溪記憶中的古老皇城,此時隻是一個有高高城牆圍繞而成的城鎮。其繁榮程度也好,還是建造程度都遠遠不如金瓦紅欄金住的紫禁城。這裏沒有她曾熟悉的一切,同樣的,這種陌生也讓她將兩個城市分開。
京都洛陽,經曆了隋唐到現在已經建造的精致繁華。更不用說那一代代君王精心設計建造的皇家林園和各大貴族的家族所在的鎮落。作為一個慢節奏的農耕文化,一座都城就足夠經營許久了。
北寧城中的林府,采用的是三進標準的四合院建築。不同於洛陽中的那種大院套小院的方式,而是後世傳統的北方四合院結構。兩個二進拚在一起,加上一個一進的正廳正好三進。
簡單梳洗後,張雲溪算是舒暢的躺在早就溫熱的炕上。這個季節天氣到了夜裏還是寒氣重的很,她的熱炕一向都是要用到數伏才會停止長時間的燒火。
“奶奶,路上用不得膳,這午膳和夕食怕是一起用對胃不好,廚房剛剛說有溫熱的野鴨湯。我拿了兩個米團子,奶奶先用用吧!”巧哥兒端了托盤過來,今天本來不是她值班。可是跟著來的晴雯因為來喜肚子疼,她隻好頂這疲勞上來。好在等到她的時候,晴雯姐姐也會幫她頂一下。
“晴雯呢?”張雲溪從炕上坐起來,巧哥兒身邊的丫鬟搬來矮桌,將野鴨湯和用了火腿製作的米團子擺在桌子上,哪來熱毛巾給張雲溪淨手。
巧哥兒忙完這些,才坐在一邊回話:“晴雯姐姐到小日子了,身上不舒服。怕是水路寒涼,說是肚子疼呢!”
“她身邊的婆子丫頭可跟著呢?”張雲溪撇撇嘴,她喝了一口熱湯,用筷子夾起裏麵的鴨腿,小口咬了一口。皮肉軟爛,味道很不錯。沒有柴老的口感,可見是新鮮的幼鴨才有的味道。
“跟著呢!”巧哥兒轉身從過來的丫頭手裏接過一道**粥,盛了小碗遞給張雲溪,然後給自己盛了一碗,坐在一邊小口的吃著。她們這四個大丫頭都是做小姐養的,對桌而食也不為什麼。吃了兩口粥,她抬頭看著張雲溪:“剛剛聽院子的管事說,前兩日伊樓家的刑管事過來了,詢問奶奶的行程來著。我剛剛讓他派人送了帖子,說奶奶剛到身體有些不太適應,過兩日必會登門拜會。”
“嗯!”張雲溪點點頭:“那邊我還沒去過,隻是小的時候他們倒是去過京裏看望。明兒讓人先把節禮送過去。”
“是!”巧哥兒點點頭:“過上個十天就要端午了,奶奶可想好了如何做?”
“我們林家來人都是在宗府掛了名號的,一年孝期雖不是父母命結的大孝,這過節慶賀也是弄不得的。別橫豎招了人眼兒。隻是送禮過去就是了。”張雲溪笑得輕鬆:“這不過節有不過節的好處。往年每年過年的時候,我都不覺得是在過節。還沒得平日裏悠閑呢!”
“瞧奶奶說的……”巧哥兒吃下一碗粥,放下碗勺接過濕帕子擦擦嘴:“我小的時候就喜歡過節,有新衣服穿不說還能得到不少賞賜。最貴重的,就數奶奶給的鈴鐺。大大小小的,金的、銀的、玉的,還有琉璃的。一個個做的巧奪天工,看著精致的很。我那舅母第一次見到,嚇得差點以為我偷拿的來著。”
“喲……說起來我倒是想起來了,等到去伊樓家你就跟著我,再梳上一對兒雙丫髻,我給你陪一對兒掐絲琺琅的玫瑰金的鈴鐺。”張雲溪捏了她臉頰一把,笑得開心。她簡單的吃掉一個飯團,啃掉鴨腿將湯碗推到一邊。晚上還要吃些,此時隻是墊墊。
“奶奶!我都是大姑娘了……怎可還那樣!”巧哥兒不幹的嘟嘟嘴,當初那發型可是讓林家大大小小的奶奶姑娘樂了很久。她可不想再去平添笑話。
“大姑娘怎麼了?還沒有嫁人成家立業,就是你家奶奶我說了算!”張雲溪咧嘴樂得開心,巧哥兒紅彤彤的臉蛋看著如同秋熟了的奈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