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考場風雲(1 / 2)

號舍內,燭火搖曳。

章衡放下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他已經寫完了策論的主體部分,此刻正在思考如何收尾。

按照現代曆史研究的觀點,北宋的王道思想實際上是一種政治理想主義。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他不能太過激進,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

\"王道之要,在於因時製宜......\"他繼續寫道,\"今我大宋,當以文治武功並重,內修政理,外禦強敵......\"

寫到這裏,章衡忽然想起曆史上北宋的結局。靖康之恥,二帝北狩,中原淪陷......這些慘痛的曆史讓他心頭一緊。

不,既然他來到了這個時代,就一定要改變這一切。

他繼續寫道:\"然治國之道,不可拘泥古法。當審時度勢,因地製宜。譬如農事,當興水利,廣種高產之作物;商貿,當通四海之利,與民休息......\"

這些觀點在當時可謂驚世駭俗。北宋雖然經濟發達,但士大夫階層普遍重農抑商,對商業持保守態度。

章衡寫完最後一個字,長出一口氣。他知道,這篇文章很可能會引起爭議,但這也是他計劃中的一步。

\"鐺——\"

銅鑼聲響起,第一場考試結束。

章衡交卷時,注意到主考官多看了他幾眼。那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麵容清瘦,目光如炬。

走出貢院,章衡發現蘇軾正在門口等他。

\"章兄!\"蘇軾快步走來,\"考得如何?\"

\"尚可。\"章衡笑道,\"蘇兄呢?\"

\"唉,\"蘇軾搖頭,\"我寫得太快,最後發現有個典故用錯了,想改已經來不及了。\"

章衡心中暗笑。曆史上的蘇軾確實因為太過自信,在科舉考試中犯過這樣的錯誤。

\"無妨,\"他安慰道,\"以蘇兄的才學,定能高中。\"

兩人正說話間,一個身著華服的年輕人走了過來。他身後跟著幾個家仆,氣派非凡。

\"這位就是章衡章兄吧?\"年輕人拱手道,\"在下王雱,家父王安石。\"

章衡心頭一震。王雱,王安石的兒子,未來的變法派核心人物之一。

\"原來是王兄。\"章衡還禮,\"久仰大名。\"

\"方才在考場上,我見章兄奮筆疾書,想必是胸有成竹。\"王雱笑道,\"不知可否請教章兄對u0027王道u0027之見解?\"

章衡略一沉吟,道:\"王道之說,古已有之。然當今之世,當有新解。譬如商鞅變法,雖為霸道,卻使秦國富強......\"

王雱眼睛一亮:\"章兄此言,與家父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