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英)加文·孟席斯:《1421:中國發現世界》,京華出版社,2005年。
84(英)李約瑟著,陸學善等譯:《中國科學技術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85[元]忽思慧:《飲膳正要》,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年。
86[元]沙圖穆蘇:《瑞竹堂驗方》,上海衛生出版社,1957年。
87[元]許有壬:《至正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
88[元]佚名撰:《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89楊懷忠、餘振貴:《伊斯蘭與中國文化》,寧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90楊誌玖:《元史三論》,人民出版社,1985年。
91丁克家:《至真至美的回族藝術》,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文章類:
1白崇禧:《敬告全國回教同胞書》,《西北回民正論》。
2柏水生:《西道堂喜迎紅軍支持抗戰》,《民主協商報》1996年9月6日。
3白宗正:《丹鵬晏烈士傳略》,《河南省民族宗教史誌資料通訊》第1期。
4陳國光:《新疆伊斯蘭教史上的伊斯哈克耶——兼論我國哲合林耶門宦的來源》,《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一期。
5顧頡剛:《回教的文化運動》,《月華》第9卷。
6海正忠:《回族學者翻譯家馬安禮》,《中國穆斯林》2004年3期。
7和龔:《馬福祥年譜概略》,《寧夏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二期。
8李士厚:《鄭和家譜考釋》,轉引自羅侖《論朱棣賦予整合的外交任務》(《鄭和下西洋論文集》第2集,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9劉清揚:《五四運動在天津》,《近代史料集》1958第2輯。
10魯忠慧:《日本對中國伊斯蘭教研究概述》,《回族研究》2000年第6期。
11盧智泉:《回憶熊晉先生在辛亥首義前後》,《辛亥首義回憶錄》第4期。
12馬鴻賓:《清振威將軍總兵馬公行狀》,轉引自《回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
13馬元:《林則徐與“白綾血書”》,《雲南回族社會曆史調查》,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馬士年:《陝西回族人民參加辛亥革命的經過》,《西安文史資料》第1輯。
15馬肇曾:《懷寧馬氏宗譜》,《中國穆斯林》1986年第2期。
16(美)白莉著,孫萍、丁明俊譯:《中國穆斯林一千三百年曆史年表》,《寧夏社會科學通訊》1987年第3期。
17穆德全:《元代回回人分布江浙考》,《河南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
18瞿林東:《白壽彝和20世紀中國史學》,《回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9上海廣學會:《萬國公報》,辛醜年(1910年)正月。
20《天津聯合學報·馬俊口中的馬駿》,1919年9月1日。
21湯開健:《(夢溪筆談)“回回”一詞再釋》,《民族研究》1984年第1期。
22王連芳:《冀中邊區回民支隊成長的片段記憶》,《寧夏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
23王希隆:《蔡大愚先生傳略:為紀念蘭州大學建校90年而作》,《西北少數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24魏福凱:《回族人民抗日的一麵旗幟》,《北京黨史研究》1997年第4期。
25《(中山府)重建禮拜寺記》,《文物》1961年第8期。
26《中國民族報》第3版2003年10月17日。
27許憲隆:《試論回族形成中的語言問題》。
28張維:《故清振威將軍記名總兵臨夏馬公紀念碑文》,轉引自《回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