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一直致力於磁記錄、網絡存儲的技術研究,祝夭龍對於這項科技的商業前景具有非常清晰的遠見。他深知,信息存儲是整個IT產業的核心之一。信息處於爆炸性的增長,每兩年信息量就增長一倍。換句話說,人類未來兩年所產生的信息量等於人類有史以來所產生的信息量的總和。如此多的信息量如何有效地存儲、管理和共享,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課題。網絡存儲產業的大勢無疑是極其具有發展前途的。特別是中國市場,其增長率是國際增長率的3倍。但這方麵的生產還是一個空白,使用的全是外國的產品,還沒有一個中國企業能夠從事這方麵的製造。這對我國信息存儲產業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
感到時機成熟的祝夭龍決定回國創立一個網絡存儲公司,專業從事此項高新科技的研發、產品生產、銷售,以及為用戶提供全麵係統解決方案和服務。他堅信自己紮實獨到的技術功力,科學理性的辦事風格,永不消逝的創業激情,將使公司良性循環,成長為該領域的大牌企業,有力推動中國信息產業的深刻變革。像他這樣的一代人,是很有國家觀念的,如何能在有生之年做點實事,而且是對國家非常有益的實事,可以說是心底裏一個很實在很重要的信念。他的行為也必將執著地遵從這個信念。
祝夭龍的想法被同事們知曉以後,想這樣去中國大幹一番的同事還真有好幾個,包括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同事。這時候祝夭龍長期在軍工單位工作形成的高度警惕心、責任心就顯露出來了:不行。不拿中國護照的非中國籍人士一個也不能要。因為公司必須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而這是屬於中國人,屬於中國的。經過商談、爭辯、討論,祝夭龍決定聯合三位誌同道合的中國同事回國創業,建立一家純粹中國人的企業。
從2003年起,祝夭龍就經常回國考察,選擇辦公地址。他去過成都、深圳等高科技園區,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北京市留學人員海澱創業園。他說,這是基於北京綜合優勢的考慮。首先,主要市場在這裏,大概占全國市場的1/3以上;再次,這裏是高科技人才的天下,方便尋找公司初創急需的人力資源;最後,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北京市留學人員海澱創業園的管理人員給祝夭龍留下了深刻印象。從領導的豪爽風度到具體工作人員的細致人微,祝夭龍相信高素質高規格的服務就在這裏。
2004年5月,北京邦諾存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冊,祝夭龍和另外三位合夥人陸續從海外歸來,開始著手公司的運作。公司為什麼會取名“邦諾”?因為祝夭龍想,我們要做最好的網絡存儲公司,那麼記憶存儲能力最好最便當的應該說是人腦,人腦是比一切機器都更智能化的,他聯想到平日喜讀的《班諾波羅蜜》佛經,梵語“般若”的中文意思就是“大智慧”,就想直接用“般若”。但是夥伴們認為這太費解了,一般人不會明白,而且也太不像公司的名字了。所以幹脆稍微變通一點,就定名為“邦諾”,定英文名字為“BRAINAIRE”,有諧音,意思也接近??“豐富的大腦”。祝夭龍很高興,也非常渴望就像這美好的命名一樣,以大智慧造就中國的數據存儲事業。
萬事開頭難。邦諾的人員不多,注入資金也有限,就跟大部分初創的小公司一樣,需要錢需要人的地方是那麼多,所以吸引投資顯得非常重要。但是祝夭龍堅執一點:國外投資一概不考慮,不能讓知識產權流失。這樣一來,可選擇的範圍就太狹小了。困難多,辦法應該更多,理性的祝夭龍一直秉承著這樣的積極樂觀主義精神。終於,憑著領先的技術,對當今世界存儲技術最新趨勢的掌握,強大過硬的研發實力,祝夭龍他們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