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戰鬥部署和聯合作戰(11)(2 / 3)

但是這樣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多是由沒有武器的流浪漢組成的,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戰鬥中被匈牙利人、保加利亞人和希臘人消滅。而這個名叫彼得(隱士)的神甫,最終帶領五六萬人的部隊,越過博斯普魯斯海蛺,到達了尼西亞。但這些十字軍士兵最後都被撒克遜人消滅或俘虜。

這次戰爭結束後,朝聖者不甘心失敗,又組織了一次軍事目的明顯的遠征行動,參與者共有十萬人,其中包括法蘭西人、洛林人、勃艮第人和日耳曼人,這支軍隊在布榮的戈弗雷統領下,越過奧地利進軍君士坦丁堡。圖盧茲伯爵率領的十字軍騎士也有約十萬人,這支軍隊經過裏昂、意大利、達爾馬提亞和馬其頓,並不斷壯大。最終,塔蘭托公爵博希芒德率領諾曼人、西西裏人和意大利人組成的軍隊乘船繞道希臘向加利波利進軍。

這次行軍與薛西斯當年指揮的神話般的遠征非常相似。為了率領數量驚人的十字軍渡過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蛺到達亞細亞,朝聖者雇傭熱那亞、威尼斯和希臘的船隊幫助運輸作戰軍隊。在尼西亞平原上,四十多萬人火速集結,他們要讓曾經給自己的祖先帶來失敗的人付出血的代價。勝利者戈弗雷率領這支軍隊衝過小亞細亞和敘利亞抵達耶路撒冷,並在那裏建立了一個王國。在這之前,他動用了希臘和意大利的一切海上運輸工具,運輸部隊中的大部分將上述作戰部隊從博斯普魯斯海峽運送至亞細亞,另一部分則在作戰部隊圍困尼西亞的時候運送補給品。在這次十字軍東征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遠征行動引起的大規模人口遷移。

但是,這樣一次勝利的遠征,也是日後最大的禍根。互相分裂的穆斯林在與異教徒交戰的時候聯合起來,共同作戰。與此同時,十字軍隊伍中也開始出現不同的派別,而且十字軍急需開始另外一次遠征,以支援受到努萊丁威脅的王國。這次遠征由路易七世和康拉德皇帝親自指揮,1142年,二人各率領十萬十字軍,踏著前輩們的足跡,直逼君士坦丁堡。早有教訓的希臘人對這支遠征軍的到來給予充分的重視,並積極準備防禦,勢要讓遠征軍有來無回。

唐拉德因急於求成而變得莽撞,雖然曼努埃爾和科姆寧早就有過謹防上當的告誡,但唐拉德最終還是落入了土耳其人所設的圈套中。他率領的軍隊又在此後的戰鬥中敗給了伊康蘇丹的軍隊。相比之下,路易還算是比

較幸運的,他指揮軍隊在德雷斯河沿岸擊敗了土耳其人,但是他失去了康

拉德的支援,而且還經常有敵人襲擾他的軍隊,最終,缺乏必要補給的路易的軍隊在通過隘口的時候被打敗了。他的軍隊被圍困在安塔利亞的潘非利亞岸邊,他在那裏尋找船隻以求撤退。最終,希臘人支援給他的船隻不足以運送所有的作戰人員,所以隻有一萬五千至兩萬人護送著國王返回安蒂奧克,其餘作戰人員都戰死或是被俘了。

雖然意大利不斷從歐洲向這裏運送小規模的支援部隊,但是這裏的部隊還是因為多變的氣候和敵人的進攻而不斷損耗。當羅馬決定聯合腓特烈·巴巴羅薩皇帝和英、法兩國國王前去拯救“聖地”的時候,意大利軍隊還是在堅守。

腓特烈·巴巴羅薩皇帝率領十萬日耳曼軍隊率先出發了,他的軍隊雖然遭到了丁伊薩克·安格爾率領的希臘部隊的頑強抵抗,但他最終還是殺出血路,穿過了色雷斯。腓特烈在這次勝利後,到達了加利波利,他在那裏重整軍隊並渡過了達達尼爾海峽,最終控製了伊康,但不幸的是,他竟然意外地在一條叫薩列夫的河中溺死了。他的兒子什瓦比公爵率領部隊繼續作戰,但穆斯林教徒的偷襲和疾病的困擾,讓這支軍隊死傷過半,在部隊就快失去作戰能力的時候,什瓦比公爵帶領僅剩的六千人退守普托利邁斯。

1190年,獅心王理查德和腓力·奧古斯特認為遠征的時機已經成熟,他們每人率領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分別從馬賽和熱那亞出發。在一路行進的過程中,理查德首先控製了塞浦路斯,隨後兩支艦隊都在敘利亞登陸,這兩支部隊在敘利亞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戰果,但是在隨後的戰鬥中,兩人之間出現了不和,腓力因此率軍返回法國。

1203年,又一次規模巨大的遠征活動開始了,十字軍兵分兩路,第一路軍隊從意大利出發,乘船東征,第二路軍隊由弗蘭德斯伯爵和蒙特菲拉特侯爵率領經由威尼斯向東進發,兩路軍隊都想率先攻下君士坦丁堡。第二路軍隊非常相信聰明的丹道洛,他們按照丹道洛的作戰指示,以保護亞曆克西斯·安格爾的權力,出擊君士坦丁堡,同時這支軍隊還宣稱保護曾打敗腓特烈皇帝的伊薩克·安格爾的兒子和擊潰了康拉德和路易七世軍隊的科寧姆的繼承者的權力。兩萬名騎士就這樣從海陸兩個方向開始攻打這個有二十萬保護者的古老城市。最終,遠征軍獲得了勝利並侵占君士坦丁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