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戰鬥部署和聯合作戰(11)(1 / 3)

三十年後,羅洛的孫子感到自己的統治受到了查理繼承者的威脅,於是向丹麥求助。丹麥國王接受了請求,並率軍直抵法蘭西,很快便打敗了法蘭克人,俘虜了他們的國王,並使羅洛的子孫永遠擁有諾曼底。

公元838年至950年,丹麥與英格蘭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丹麥時刻都想著像征服法蘭西一樣征服英格蘭。雖然在語言風格和風俗習慣方麵,丹麥與英格蘭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這樣兩個民族在這一時期就是無法互相包容。丹麥人在劫掠了英格蘭王國後,伊瓦爾讓他的家族遷徙到諾森布蘭,在那裏,伊瓦爾的後裔曾擊敗了阿爾弗雷德大帝,但是阿爾弗雷德大帝很快就奪回了王位,並迫使遷居那裏的丹麥人服從他所製定的法令。

同伊瓦爾相比,斯文無疑是更幸運的,因為他在洗劫英格蘭之後儼然成為了這裏的主人,他曾向阿爾弗雷德許諾他能夠帶給這裏和平,並用這樣的許諾換得了大量金錢。隨後,他把一部分軍隊留在英格蘭,自己則回到了丹麥。

重金並沒能換來阿爾弗雷德所期望的和平,埃塞爾雷德為了重新奪回自己在英格蘭的權勢,用盡了辦法,最終他為了重新占據主導權,下令殺光島上所有的丹麥人,這是發生在1002年的事,但是第二年,斯文帶著軍

隊再次來到島上,從1003年到1007年,斯文曾先後三次橫掃並劫掠英格蘭,這個不幸的國家在蹂躪之下變得更貧弱了。

1012年,斯文故伎重施,他帶領軍隊從恒庇爾河口登陸英格蘭,又一次席卷了這個不幸的國家。英格蘭人對無力保衛他們的親王失望透頂,於是承認斯文為英格蘭北部的國王。隨後,克努特大帝也就是斯文的兒子,與一位實力非常強的對手埃德蒙·柯特展開了英格蘭王位的爭奪鬥爭。在

重新修整後,克努特帶領軍隊從丹麥出發,在背叛了埃德蒙·柯特的埃德

裏克的協助下,席卷英格蘭南部,兵指倫敦。至此,克努特在英格蘭的實力範圍變得更大了。後來,埃德裏克殺死了埃德蒙·柯特,使克努特最終成為全英格蘭的國王。克努特登上英格蘭王位寶座後不久,便出兵挪威,在挪威臣服後,他又派兵進攻蘇格蘭,完成了一係列大業。臨終前,克努特按照世襲慣例,把自己的王國分給自己的三個孩子。

克努特去世五年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親王們在英格蘭人的支持下重新得到了王位,在隨後的王國劃分中,愛德華成為了國王,他並不是一個真正能帶領自己的國家走出困境和災難的人,但他絕對是一個適合過僧侶生活的聖徒。1066年,愛德華去世,哈羅德繼承了王位,但是居住在法蘭西的諾曼人的領袖前來爭奪王位。曾有這樣的傳言,愛德華還在世的時候,他曾許諾要把王位給諾曼人。這也正是哈羅德的不幸,想要與他爭奪王位的人是一個權力欲望非常強的人。

1066年,歐洲大陸上又出現了兩次不尋常的遠征。當時,哈羅德的弟弟因為犯罪而被驅逐出了諾森布蘭,來到挪威尋找自己的支持者,恰好遇到了正在諾曼底籌建一支用以反對哈羅德的龐大艦隊的征服者威廉。於是哈羅德的弟弟跟隨威廉率領擁有三萬多人和五百艘艦船的軍隊在恒庇爾河口登陸了。哈羅德在約克附近的戰鬥中,幾乎消滅了所有來犯的敵軍,但此時他卻遭到了意外的襲擊。征服者威廉利用盎格魯-撒克遜國王和挪威人交戰的時機從聖瓦萊裏調來了一支規模相當龐大的艦隊(休謨認為,這支隊伍中有三千艘運輸船,也有人認為是一千二百艘,這些船隻運輸了六七萬名士兵以支持威廉的戰鬥)。哈羅德慌忙組織軍隊從約克趕到威廉登陸的地點迎戰,雙方在黑斯廷附近展開了大決戰。交戰中,英格蘭國王哈羅德陣亡,而這也正是他的不幸,不久以後,他的對手便成功地成為了這個國家的統治者。

1058年至1070年,也就在英格蘭的戰事大規模展開的時候,另一個叫威廉(羅伯特·吉斯卡爾)的人,綽號鐵臂,與他的弟弟羅熱一起,隻帶了很少的士兵,便征服了卡拉布裏亞和西西裏。

在這幾場遠征過去三十年後,有一個狂熱的神甫鼓動整個歐洲進軍亞細亞,征服“聖地”。這是非常瘋狂的舉動,但是竟真的有人響應。

最開始,參與神甫鼓吹的“事業”的人有十萬,後來發展成二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