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殺奔錫爾河??(2 / 3)

使者阿密向成吉思汗稟報說:“陛下,李遵頊(夏國君主)拒絕出兵。”

成吉思汗聽了不由怒道:“他說出什麽理由了嗎?”

阿密說:“李遵頊說······”

阿密吞吞吐吐。

“直說,怕我受不住?”

阿密鼓起勇氣對成吉思汗說:“李遵頊還沒開口,他的大臣阿夏幹布就說:沒有實力就當了皇帝,幹什麽呀!沒有金鋼鑽就別攪那磁器活。李遵頊也對大汗大不敬,他說大汗幹什麽都有癮,搶女人有癮,打仗也有癮!那就讓他自己去好好過過癮吧!西夏可不敢拿雞蛋去碰花剌子模那塊石頭。”

成吉思汗說是受得住,但還是勃然大怒道:“是的,雞蛋一樣的西夏,你怕石頭一樣的花剌子模就不怕神鷹一樣的成吉思汗嗎!我一定要吃掉你,一定要讓叛徒知道叛變者的下場是多麽的可悲。”

成吉思汗沒有馬上回兵,他還是忍住了,因為眼下的大敵是花剌子模。西夏應該是下一餐的點心。

當初征夏出於戰術考慮,西夏本是吐蕃係的唐古特族建立的國家,位於蒙古和金國之間,成吉思汗要攻金國,必需通過西夏的土地,否則避開西夏就要經險峻的萬裏長城和大興安嶺。

成吉思汗當然不願讓軍隊去冒自然的風險。隻要平定征服了西夏,那麽就可以長驅直入地進攻金國。成吉思汗率領了十幾萬軍隊橫越大沙漠,與西夏王李安全決戰於騰格裏。西夏軍隊不敵驍勇的蒙古騎兵,不得不求和,於是西夏稱臣,成了蒙古的屬國。

那一戰還有意外的收獲,地處西夏西方的回鶻懼怕蒙古鐵騎的威勢,主動遣使進貢。耶律楚材對使者帶來的消息作了一番思索後對成吉思汗說:“陛下,請息雷霆之怒,西夏既已成了屬國為何又拒絕陛下的命令,不派一兵一卒呢?我想這裏不單單是一個抗命不遵,其間還有深一層意思。西夏與花剌子模國相鄰······”

“你的意思是說李遵頊怕我打不贏花剌子模,他出了兵會有無窮後患?”

耶律楚材點點頭道:“陛下聖明。臣想他是懼怕花剌子模的實力罷了。在他眼裏花剌子模比我們蒙古還要強大,那麽臣想我們更應該慎行。”

“好吧!給李遵頊記著這筆帳,待我收拾了花剌子模再跟李遵頊算帳。”

大軍過了天山。

春光明媚,高山牧場上綠草茵茵,原野上開滿了鮮花就像鋪滿了織錦的花地毯,大軍就在這美麗的天山南坡稍作休整,等候後續的輜重大隊。

成吉思汗派人加速搜集花剌子模的情報,他要再次核查和摸清花剌子模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城防工事到底有多堅固。國內到底有多少財力,可以支撐多久。總之他要了解一切。

春天,是家畜采食長膘的季節,也是出獵的季節,成吉思汗照例要部隊展開狩獵活動,訓練馬匹,使部隊保持旺盛的鬥誌。同時補充食物。這對於基本沒有後勤供應,全靠以戰養戰的的蒙古軍隊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十四歲的蒙哥出使巴格達,完成了任務,又作了深入花剌子模的探子。他已經說得一口流利的突厥語了,他帶回來的情報表明:雖然花剌子模集中了四十萬人來抵禦蒙古大軍,但由於這支隊伍是由很多民族、很多成分臨時雜湊而成的,缺乏一個權威的指揮者能夠統率這支軍隊作戰。國王默罕默德僅僅是一個回教的掌權人,畢竟不是全軍統帥。因此用兵*.防很不在行。四十萬大軍數目不小,幾十個城鎮分派了守備部隊,分散去了不少兵力,根據分析,他們可能利用各地都有高牆深壘,展開堅守應敵之策。

成吉思汗嘉勉了蒙哥。

隨即又問窩闊台:“窩闊台,你看花剌子模的戰略戰術利在何方弊在何方?”

窩闊台回答道:“父汗,依兒臣看,花剌子模國如果使用這種戰略對於善於長驅直入,遠途奔襲的我軍來說,是以已之長,擊我之短。短處則是,各自為戰,不能互為奧援,便於我軍各個擊破。”

成吉思汗撚須微微笑著點頭,他把頭轉向耶律楚材說:“你看呢?”

耶律楚材道:“據臣看,我蒙古兵將上馬則備戰,下馬則屯牧,國防純屬以攻擊為主,所以從來沒有多少消極的防禦工事;西域諸國的軍事製度,則概為平時募兵,戰時征集,重視築城,忽略訓練,根據情報看,花剌子模軍無論訓練、編組、裝備各方麵都不能同今日之我軍相比。如果分兵鉗擊,使其腹背受敵,那麽就會形成一種精神恐慌。”

“如果周邊國家呼應奧援呢?”合撒兒插言道。

“從探馬軍報的情況來看,基輔羅斯諸國、匈牙利、波蘭等國都自詡老大,各自為政,無唇齒相依共存榮辱的跡像。巴格達已與我軍聲氣相通,木剌夷國與花剌子模之間隔閡尤深,勢難共存。既不能合縱,又不能聯橫。加上這些國家信仰不同教派各異,國內重臣懷二心者不少,很難統一外援。所以我國的遠交近攻政策能夠奏效,以使他們隔岸觀火。當然,萬一有幾個國家懼怕唇亡齒寒,不足懼。戰略上作各個擊破,不是不可能的事。”

成吉思汗一一犁析,皆中肯綮。

耶律楚材讚道:“陛下所言甚是,如果花剌子模確以守為主的話,那麽他們必以逸待勞,用堅壁挫銳之策。”

“典出何處?”

“唐武德年間,太宗皇帝率部往河東討伐劉武周。江夏王陪同太宗出征,太宗登城觀敵料陣,對道宗說:敵人恃仗人多勢眾,來激我出戰,你說如何對付?道宗回答說:敵人鋒頭正健,正麵出戰,恐難抵擋,難與力爭,不妨深壁高壘,以挫其鋒,烏合之徒,必不能持久。久攻不克,糧草致竭,自當離散。可不戰而擒。”

“好,唐太宗此計不妨教給花剌子模的默罕默德,他不也要以深壁高壘,以挫我軍之鋒嗎,好,讓他等待我的這些烏合之徒,久攻不克,糧草致竭,自當離散吧。不過我戰士決不會不戰而擒的。哈哈哈哈!”蒙哥見爺爺高興,不由插言道:“爺爺,他們真的是想以堅固城堡以逸待勞呢!”

“我避實就虛可否摧之?”

蒙哥當然答不上來。

耶律楚材接道:“臣想應該可以!不過臣的想法來自兵書,不見得與戰地實情相同,所以不足為訓。”

“不不,很好很好,你隻需要告訴我兵法兵書上的典故,就如同為我擺開了一個戰場。”

出征以來,成吉思汗沒有一天不同耶律楚材論兵談戰,而且每次總要將諸王諸子拉在一起聽他們對彈。大家都得益非淺。蒙哥是難得聽一次,一聽就入了迷。他悄悄地對他旁邊的伯父窩闊台說:“耶律楚材大人真是一個無所不曉的聖人。”

窩闊台輕輕地扯著他的耳朵說:“那就好好聽!好好學!”

窩闊台是這樣說的,心中何嚐不是充滿了欽佩呢,統統塔阿為父汗整理的兵法他讀過,因為許多戰鬥是他親身經曆過的,但耶律楚材知道的兵法如此豐富,幾乎每一行每一動都可以從兵法中找到戰例,使人感到浩翰得像海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真是神聖。也幾乎是在這時候,他已經認定,將來繼承大統以後,宰相非他莫屬。

麵對著“飛箭諜騎”報來的各種情報,細察著簡陋而詳盡的手繪花剌子模地圖,成吉思汗不停地作各種假設。

由於各路人馬均已到位,成吉思汗決定立刻進軍。

“術赤!”

“兒臣在!”

“你率第二軍,作為右手軍沿錫爾河向西北方向,先至昔格納克、阿色那斯,然後拿下氈的城。”

“兒臣謹遵父汗帥令!”

術赤出帳去了。

“察合台、窩闊台!”

“兒臣在!”

“爾等兄弟二人率第一軍直撲俄脫拉爾!”

這是此次西征主要複仇目標。所以用兵分外加重分量。

成吉思汗說:“我將三十門火炮,一百支飛火槍調給你們。”

“阿拉黑、速客圖、托海!”

“末將在!”三人出班答應。

“第三軍由三位帶領,為左手軍,帶五千人馬順錫爾河東南攻打伯納克特、浩罕等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