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拔劍西向(3 / 3)

術赤說完,他要察合台表明態度,“察合台,你說!”

“正如術赤說的那樣,我們兄弟團結一致,父汗在世時,我們跟隨父汗,父親百年後我們輔佐窩闊台,如有反叛違令者,我們就將其斬首。如有逃逸者,我們立即追捕。窩闊台在我們兄弟中是最溫厚敦實的一個,這樣的性情才適合做蒙古的統治者,因為蒙古很快就不應靠戰爭立國,而是要靠人才治國了,這一點從父汗重視耶律楚材大人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因此窩闊台做繼承人是很合適的。”

耶律楚材在一邊聽了想:別看他粗,到也是個粗中有細的人。句句都還在理。

唯一沒有問到的是拖雷了。他是四子,父汗的態度,大哥二哥的態度,都很明了,爭也沒有他的分。他不想多言,可是成吉思汗還是把視線移向了他:“拖雷,你怎麽想?”

拖雷道:“我這個人父汗還不知道嗎,隻知道餓了吃,困了睡,叫我去打仗一定跑得快。此外就沒有什麽大誌向了。”他揉了揉紅紅的鼻尖,周正的日字臉上顯露了一副調皮相。

成吉思汗喝一聲:“休得戲言。”

拖雷這才正正衣襟束容道:“我將在父汗指定的繼承人跟前效命,假若他有遺忘的事,我將提醒他,要是他有什麽不明白的事,而我又正明白,我將敬告他。要是打仗出征的話,我一定追隨他南征北戰,像跟隨父汗一樣跟隨他,做一條不離左右的馬鞭。當然我也希望任何時候不要讓我離開軍隊,離開戰場。”

成吉思汗對機敏而又正直的拖雷的回答最為滿意。他認為末子拖雷是最聰明的人。

最後又回到窩闊台身上。他轉而問窩闊台道:“窩闊台讓你繼承大統,你意下如何?”

窩闊台對今天出現的局麵顯然覺得很突兀,他掩飾住激動上前施禮說:“承父汗恩賜,承二位兄長抬舉,故不敢推托,雖說自己智力和能力都不強,到是可以小心去做,努力去學,隻恐怕後世子孫不才,不能承繼這偉大的事業。”

窩闊台比起他的兩位哥哥來確實溫敦得多,性情言語都令人接受,可是自己立嗣的事還未定,就談到了後世子孫的事,足顯出他睿智的一麵,把後世的事推到前麵來說,表明的是自己繼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而身後還是要還給該繼承的人。這話無論術赤還是察合台聽了都不會對他起反感。

成吉思汗道:“你能小心行事,還有什麽好說。”

其實成吉思汗對四個兒子,特別是窩闊台的考察早就進行了。從小看到大,一點一滴都在他心中,窩闊台沒有其他三子的那種狂暴性格,他非常溫順慈愛、淳樸老實,為人沉穩,處事謹慎,性格如此,但他有強烈的責任感,所以做起事來雷厲風行,毅然果斷,也不玩弄權術。為此,成吉思汗早早就讓他分管政務。至於術赤,毫無疑問術赤是全蒙古最勇敢的將領之一,他的意誌堅強如鋼,他勇猛無比、視死如歸,大無畏的鬥誌使得他的軍隊所向披靡,這一點常令他驚歎不已。作為完成他統一大業的最重要戰役,無不有術赤的血影,全蒙古沒有能與他匹敵的人物。他內心有過矛盾,有過艱難的選擇,是選術赤呢還是選窩闊台。他拿不定主意,本來是想走著瞧的,也許事情走到那一步就容易解決得多了。可是沒有預料到也遂會在這一時刻提出,也沒想到察合台會這樣發難。誰更合適呢?出於治國的需要,他還是選擇了窩闊台

當成吉思汗提出窩闊台以後,在場每人才去細細想,才發覺窩闊台確實是個無可挑剔的人選。

在場的人幾乎沒有人有異議。

成吉思汗又對合撒兒、別勒古台、鐵木格和侄子阿勒赤台說:“聖母和大弟合赤溫不在了,眼下還有你們三個弟弟和阿勒赤台侄兒,是我最親的骨肉,我今與爾等說明白了,窩闊台將來繼我之位管理汗國。術赤、察合台、拖雷三人都會各有封國,自守一方,他們應該信守剛才對我作出的諾言,但願爾等也幫他們記著。永遠不要忘記。倘若窩闊台的子孫都是‘青草包著牛不吃,肥肉裹著狗不理’的東西,就把他們像鹿肉一樣橫切,像老鼠一樣扔掉。缺德少才不能擔大任的人,就不能讓他擔大任。我的其他子孫中總會有一兩個出類拔萃的,可以繼立,大家要以國祚為重,誰能使國家興旺就選誰繼統,大家都能秉公去私,同心協力自然國家就能代代相繼,他日我死,也就瞑目了。”

窩闊台聽後講:“父汗聖明。兒臣一定謹遵。”

合撒兒等無不應命。

成吉思汗立儲已定,心情十分暢快。當即發令:“者別、速不台、脫忽察爾!”

脫忽察爾是成吉思汗的長婿。

“陛下!臣在!”三人出班俯伏聽旨。

“者別,我命你為先鋒官,率一萬人馬,十日後起程,為大軍掃清道路;速不台,你帶一萬人馬為者別的後援,脫忽察爾,你率五千人馬為速不台的後援,你們三人統由術赤節製,我率中軍祭旗後立即出征。”

者別、速不台、脫忽察爾領了王令。

“布托!”

“兒臣在!”

“速派‘飛箭諜騎’發出征集令,凡十七歲到六十歲的男丁,不論是蒙古人還是畏兀兒人、契丹人、金人、漢人都要他們應召出征,派人去海押力、阿力麻裏、畏兀兒、西夏諸屬國,要他們出兵與我會師西征。”

布托領命。

成吉思汗拔出了他那把縷有鷹徽,鑲有金絲的長劍向西一指。說道:“征服花剌子模!”眾人齊呼:“征服!征服!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