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戰術篇(2)(2 / 3)

對這次戰役,朱德有個評價,就是戰役之初圍敵過多,口子張得過大,打成一個消耗戰,沒有達到戰役企圖。"大清河北戰役時想打一個大仗,遇著"啃"堡壘,圍敵太多,結果隻一二處打下,其餘隻得撤離。"從戰術上說,也與準備不足有關,晉察冀野戰軍新的領導機構成立不久,對敵情偵察不周,了解不夠,口子又張的太大,致使戰役沒能打好。

四、勇敢加技術就是很好的戰術

勇敢加技術,就戰無不勝。

曆來講戰術的兵書,都隻講如何進行戰鬥的方法,隻講技術,不講勇敢。曆來軍隊都講勇敢,卻都是與戰術相割裂的。是朱德將"勇敢"這一對軍人的基本要求與技術結合起來引入戰術之中,使戰術成為簡明而完整的概念:"勇敢加技術就是很好的戰術。"

朱德認為,隻有勇敢,或隻有技術,都是不完全的。在人民軍隊與敵軍的比較上,敵人一般有技術,但缺乏勇敢。"書本上有許多戰術,敵人雖善於利用它,但因為他們缺乏勇敢,還是要打敗仗。"人民軍隊正相反,"勇敢是無產階級的本色,我們是具備了的",但有忽視技術的傾向,這在一些部隊都有程度不同的存在,所以,朱德總是在肯定勇敢的同時,更強調掌握軍事技術的重要性,更強調勇敢與技術結合的重要性。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指出:隨著革命戰爭規模日益擴大,"單憑紅軍的英勇衝鋒固然不夠,單憑紅軍已有的戰爭的經驗也不能滿足客觀的需要,必須特別加速戰術方麵的進步,預備在全國的範圍內作戰,並且要預備直接與帝國主義作戰"。

抗日戰爭時期,他指出:"旺盛的士氣,還應該同掌握良好的技術結合起來。"練兵的目的,一個是要勇敢,一個是要有技術。"這兩個東西非常重要。如果你不勇敢,你怕死,那就打不成仗。過去我們的紅軍很勇敢,很好,可是技術不夠高明。勇敢再加上技術,這兩個東西結合起來,那就更好了。我們練兵的目的,就是要使每個人又勇敢又有技術,這樣,打起仗來就有把握了。"並指出:我們的部隊很勇敢,再加上技術,就能天下無敵。

解放戰爭時期,他在部隊中提出"勇敢加上技術"的口號。他認為:打有堅固守備工事之敵,"一定要靠技術,勇猛我們已經具備了,勇敢加上技術才是很好的戰術。因為,"勇猛"隻能使我們靠近敵人工事,靠近了,沒有技術把它打開,不僅無益反而要吃虧"。他強調,把隊伍搞好,最要緊的還是要會打仗,"沒有技術不行,勇敢加技術就是很好的戰術。學會了就是勝利。"那麼,技術是什麼呢?"技術就是會打炸彈、打機槍、打炮、放炸藥、放步哨、當偵察、打坦克、打飛機,學精了就不亂來,打勝仗就更有把握。很多同誌是學得很好的,敵人用技術,我們也要用技術去打破他,比如打小碉堡用手榴彈、小炮、炸藥、槍榴彈等很多辦法,你懂得技術,有了武器,就能打下來。"這是說的勇敢加上技術可以打勝仗。

另外,有了技術就可以更加勇敢,也就是民諺中說的"藝高人膽大"。"有了技術就可以壯膽,就可以更加勇敢。隻要能夠把勇敢和技術這兩個東西結合起來,使最落後最膽小的人也能夠有效地打擊敵人,就達到了我們練兵的目的。"建國後,他又說:"還有些人膽子小,怕打仗,這也不要緊。人的膽子是慢慢練大的,不是生來就大的。逐漸鍛煉,等到技術高明了,膽子也就大起來了。"

在朱德親自指揮或指導的戰役戰鬥中,他認為石家莊戰役中,攻城部隊做到了"勇敢加技術"。

1947年11月,晉察冀野戰軍挾清風店戰役勝利之威,乘石家莊守敵兵力空虛、軍心動搖之際,發起石家莊戰役。這是人民解放軍進行的重要的攻堅戰役。當時,石家莊守軍雖然隻有2.4萬人,但敵在日軍防務工事的基礎上形成了堅固的防禦體係,周圍有60多華裏長的外市溝和30多華裏的內市溝及市內堅固建築群三道防線,碉堡達6000多個。整個防線深溝高壘,暗堡林立,電網、鐵絲網交織,地雷密布,被稱為"地下城牆"(石家莊無城牆)。國民黨軍隊得意地宣稱:"石門是城下有城,憑工事可以堅守三年。"這是一次難度很大的攻堅作戰,也是晉察冀野戰軍炮兵、步兵、工兵(爆破)第一次協同進行攻擊大城市作戰。11月6日,攻城部隊全線發起攻擊,野戰軍炮兵擊中石家莊發電廠,斷絕了內外市溝電網之電源;各部隊在火力掩護下緊迫作業改造地形,迅速完成縱橫交錯的交通壕,前鋒直伸外市溝前沿。突破內外市溝後,各部隊勇猛穿插、分割圍殲,至12日,全殲石家莊市區守軍,開創了人民解放軍奪取大城市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