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和分析結束後,專家工作組要召開多次研討會。通過研討,確定該職業標準製定的具體工作程序和職業標準的基本框架,並最終確定國家職業標準的初稿,在初稿通過審核後,再麵向社會公開發布該職業的國家職業標準。由國家製定某一職業的技能標準,實際上等於使這一職業取得了更進一步發展、確定從業人員的資格“通行證”。領到“通行證”是新職業發展曆程中的必然環節。
我國在1999年編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但後來又出現了許多新職業,暫時都未能進入這本職業大典,但國家承認這些職業,專門進行了認定,並製定了職業標準,如電子商務師等。這裏要說明的是,我國近幾年內陸續頒布了5批國家職業標準,這5批中有新職業,也有舊職業,這就是為什麼職業大典中有1838個職業,而職業標準隻有235個的原因。
為了對突然冒出來的新興職業及時確認並進行規範化的管理,我國政府開始對包括新興行業在內的眾多職業實行就業準入和資格認證製度。截至2004年5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先後頒布了5批國家職業標準,頒布的國家職業標準已經達到了235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新職業。如第3批中就有電子商務師、營銷師、企業信息管理人員等7種新職業;在第4批中有計算機程序設計員、企業培訓師、室內裝飾設計員、茶藝師、插花員、洗衣師等11種新職業;第5批中有物流師、理財規劃師、鹽斤收放保管工、中央空調操作工、鋼琴調律師、育嬰師等8種新職業。此前還確認了速錄師、保健刮痧師、科技谘詢師、農產品經紀人、美甲師、勞動保障協理員6種新職業。
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這些職業頒布國家職業標準,意味著認可了這些新職業,並將這些新職業納入了規範管理。職業標準不僅明確了這些職業的技術含量以及該職業歸屬哪個行業,而且對從業人員的文化理論和技能操作水平提出了具體要求,對這些職業的培訓要求和職業資格證考試標準作了明確的規定,從業人員必須擁有職業資格證才能正式上崗。
毫不誇張地說,負責頒布職業標準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現在有一種“門庭若市”的感覺,門外是排著長隊等著要求政府認定的大批新興職業。1999年,剛剛頒布社會體育指導員(即對打球等體育鍛煉進行輔導、陪練的職業)的標準,2000年,紅馬甲、茶藝、美甲(對指甲進行美化)等新職業就紛紛找上門來,希望頒布“標準”,領到職業“通行證”。十多年前,人們對公關小姐一詞還感到陌生而神秘,如今,全國公關從業人員已達數十萬人。現在公共關係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被政府認可,並擁有廣泛服務領域的嶄新職業。公關人員終於領到了職業標準的“通行證”。
一些新職業出現了,沒有馬上納入社會管理範圍,有很多原因。比如:成長過慢,從業人數少。對於某些為數不多的,隻有幾十個從業人員的新職業國家不可能立即確定標準,並專門投入人力物力加以管理。這也是一些新職業得不到認可和重視的原因。另外,有一些新職業得不到認可,是因為該職業中含有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倫理道德的因素。
就在人們對不斷誕生的新職業充滿希望和期待的時候,我們應明確指出的是,在排隊等候拿到新職業通行證的隊伍中,也有許多不適應市場需要,濫竽充數,甚至別有用心的所謂“新職業”。比如不久前北京、南京、成都等地出現的“情感陪護”、“旅遊陪護”等,不過是打著新職業的幌子,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令人警惕。在四川成都,出現由體育學院的人充當“人靶”的服務,收費標準:3分鍾20元錢,保證“打不還手”,並且,這種服務僅為女性提供。顯然,前者是法律不允許的,後者則是嘩眾取寵,荒謬至極。
有關專家指出,職業雖然是指從業人員為獲取主要生活來源所從事的社會工作類別,但前提必須是符合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規範。比如,小偷是以偷竊別人錢財來維持生存的人,但由於本身已經違反法律和道德規範,因而不能成為一種職業。同樣,一個新的工作類別出現了,如果不符合法律與道德的範疇,也不會成為一種新職業。因此,把“人靶”作為一種職業,既沒有市場前景,也是不允許存在的。法律道德規範,是我們衡量一個新職業最基本的準繩。對於這種濫竽充數甚至別有用心的所謂“新職業”,我們必須堅決唾棄。
消失了3000多種舊職業
長沙的李豔平曾經是公汽公司的售票員,以前的日子過得還很滋潤。不料,兩年前,公汽公司實行無人售票管理,在公共汽車上安裝了自動投幣箱。李豔平隻得長歎一聲,成了下崗人員。
中國相當多的傳統職業隨著時代的變遷正在或已經消失。中國昔日的“糧油票證管理員”、“物資供應員”,如今已不見蹤影。
這不隻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全世界各國都是如此。現在的社會每天都有新興的職業出現,同時也有傳統的舊職業消失。美國《時代》周刊預測,今後若幹年內,美國現有的1.24億個工作崗位中有0.9億個將會被自動化係統完全取代。據計算機世界網報道:每個時代轉型或者科技發展改變了我們的某種生活狀態時,都會出現新興的職業,同時肯定也會有一些舊職業會被市場淘汰出局。那麼,即將消失的職業群體有哪些呢?
首當其衝的是裝配線上的工人。在跨世紀的勞動革命中,尤其是製造業、電腦、電信設備與其他信息技術方麵,機器人正在迅速取代人的位置。
其次是電腦軟件或係統可以取代的一切職業。如銀行裏的櫃員、鑒定員、出納、記賬員、材料核算員等。隨著網上銀行和電子錢包的普及與流行,這類貌似複雜其實是很有規律的高級重複勞動也將就此消失。
再次是目前低學曆人群所從事的職業,將被高學曆人群所替代。這便是我們平素所說的“白領工人”,如電腦錄入員等。由於不斷有新的係統和設備產生,未來電腦錄入員的工作將更趨智能化並更加輕鬆,所以將有高學曆的人群來加盟,但總體數量將大為減少,三四個崗位合而為一,因此個體收入也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