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作家心中,都有一個世界。在每個作家筆下,都有一個天地。如果我此生有所奢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寫作能“自成天下”,不因人成事,不重複前賢今人,且私心希望有一天能風行天下雖然我也知道現實生活並不是“放衛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但正像西方諺語說的,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為一個寫作人,總得有些“狼子野心”。我的“野心”就是有一天能“陳行天下”。這就像姓張姓李的作家心下想的有朝一日能“張行天下”或“李行天下”。隻不過他們沒說出來而已。
不過,無論是否能“陳行天下”,我都將信奉這樣的信條:誠行天下。古訓曰:修辭立其誠。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寫作人,誠實為人,誠懇待人,誠意屬文,這是最重要的。隻有這樣的正心誠意,才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像愚公移山一樣感動上蒼,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記得早年讀莊子的《天下》,對這篇陳述當時天下各家學派理論主張的大文,取名《天下》,殊為不解:此文其實並不是講什麼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或述天下事物千奇百怪的洋洋大觀,而是一反莊周先生寫《逍遙遊》那種恣肆汪洋的文風,從“天下治方術者多矣”論證“百家眾技”隻能得道之一偏,歎息於“道術將為天下裂”。我取筆名,固然有博陳天下百家之說廣陳天下百姓之事,“有事於筆”矣!但最重要的,還在這位莊周先生另一妙語:藏天下於天下。時代在變,生活在前進,許多東西在消失。中華古國的文明輝煌,若不從史乘中加以挖掘發揮,不讓之以生動的文學形象表現出來,也許到將來某一天,隻有曆史學家還知道部分已過去的生活的原生態了。對隻知啃肯德基吃麥當勞的中國孩子來說,中國的飲食文化還知多少呢?對滿眼都是房地產開發、高樓大廈小洋房的城市風景,還有多少青年知道中國建築的高超藝術?卡拉OK與電腦英特網的普及化之下,健美房與足球熱的日益興起之下,琴棋書畫與試劍金石,正離中國新一代青年越來越遠。鑒此,假武俠文學這個天下(世界)收藏中華文明這個天下(自成體係的世界),並假武俠文學而普及於民眾,便具有了深遠的意義。據說,歐美和東南亞的華僑讓子女讀武俠小說,是把武俠小說作為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的“科普文章”來讀的。他們支持孩子們讀武俠,是因為可以讓孩子們“有興趣學中文和了解祖國文化”。也正是這個原因,在六十年代,台灣當局反對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入台並反對新派武俠作家寫曆史與祖國大陸人文背景,他們怕觸動台灣人民對祖國大陸的思鄉和孺慕情懷。當初,美國舊金山唐人街的華人孩子,獲得民族自尊心,感到為自己作一個中國人自豪,就是因為武打明星李小龍和“中國功夫”。武俠文藝的影響之大,以致時至今日,在外國工作的中國人常被外國朋友提問:你會中國功夫?事實上,不少外國朋友就是從李小龍、《少林寺》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徐克、吳宇森的武俠電影開始,漸漸了解中國的。創作一部優秀的武俠文藝作品,如此有深意,恐非隻為阿堵物寫作的二三流或不入流的武俠作家所知矣。而那些捧著高頭講章的教授博士們和在象牙塔裏寫作的“學院派才子佳人”,見吾此文,定然竊笑我在為武俠文學“無限拔高”,往臉上貼金了。曾記時賢有詩雲:“吾儕所學關天意”,我改之為:吾儕所為藏天下。天意自古高難問。以我之淺淺,自不敢關天意,隻想籍一枝小小鈍筆,姑藏天下之一景一物於拙作矣。
朋友聞我取筆名“陳天下”,或病我之狂狷妄大。殊不知“天下”非“天子”,原無絲毫傲態也。但由此不由令我惕然惶然,唯恐天下人也如是誤讀我,故作此《關於天下》一文,告白於天下讀友。願天下讀友知我友我,時加勖勵鞭策,俾使我在武俠文學的創作上,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