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技術通信公司負責電信事務的資深副總裁布魯斯·拉夫納爾說,該公司的120萬客戶將不會感到常規電話和網際協議電話有什麼區別。
(二)電信公司進軍網絡電話
《今日美國報》1998年2月10日刊登史蒂夫·羅森布什的一篇文章,題為《因特網可能使電話業發生革命性變化》。文章說大約一年以前,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研究部主任戴維·內格爾,在與股市分析人員舉行的一次為期兩天的會議上對因特網電話作了演示。他是通過計算機而不是通過電話機打的電話。話音質量極差,遲滯時間太長。
當AT&T的管理人員1998年1月再次與華爾街的股市分析人員舉行會議時,情況已發生了很大變化。AT&T公司總裁約翰·澤格利斯展示了一種新型的高質量因特網電話。在這次演示會上,AT&T公司還令人吃驚地宣布,它將成為美國第一家進入網際協議電話新興市場的主要長途電話公司。從根本上說,網際協議電話是一項價格便宜、效率更高的技術,它可以讓AT&T公司通過因特網而不是通過常規的電話網傳輸千百萬個電話。AT&T公司的轉變強有力地表明了電信領域一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不久前還被人們視為業餘無線電技術的一種高技術翻版而拒絕加以考慮的因特網電話已在突然之間令電信界刮目相看了。
這種變化有可能為顧客提供更低的價格和新型的服務,也有可能使電信行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現在主宰美國電信行業的是AT&T公司、美國微波通信公司、斯普林特公司、通用電話電子公司和各地區的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嚐試始於去年第二季度。Qwest等幾家通信公司已通過因特網為人們提供電話業務服務,每分鍾收費5—7.5美分。
國際數據公司的分析人員馬克·溫特預言,到2002年,因特網在美國國內和國際長途電話業務中所占的份額將從1997年的0.2%上升到11%。
國際電信聯盟1997年在一項報告中警告說,上述預言可能是一個警鍾:網際協議電話隻需奪走美國電話業務6%的份額就可能使美國各長途電話公司的利潤蕩然無存。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電話網絡和因特網正在加速合並。
就在AT&T公司宣布其因特網電話開發計劃的同一天,美國微波通信公司透露,它已同網絡之顛(Netspeak)公司達成了一項協議,後者專門生產用於連接電話網絡和因特網的計算機。貝爾大西洋公司在次日宣布,它打算在屬於自己的本地電話業務服務區域內建立高速因特網傳輸線路。美國西部公司在第三天宣布,它準備與設備製造商西斯科係統公司建立因特網開發聯盟。
美國最大的聯機服務公司——美國在線公司正在對5000家用戶進行網際協議電話試驗。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經營商——美國電信公司去年12月份說,它將在1999年歲末推出因特網電話服務業務。新近成立的Level3公司上個月說,它將建立第一個完全符合因特網標準的全國電話網絡。
(三)誰將占據統治地位
新崛起的公司將成為這種新型電話業務市場裏的佼佼者。Level3公司執行總裁詹姆斯·克羅說:“誰能給我舉出一個例子,說明某個行業的某家公司在一場規模如此巨大的經濟變化中已經找到了對策,並將在未來的時代占據統治地位?還沒有這樣的例子。”
諾斯裏弗投資和谘詢公司的合作夥伴弗朗西斯·麥克爾納尼說,即使是在網際協議電話方麵已製定出很好戰略的老牌電話公司,也有可能遇到麻煩,因為它們需要廢棄舊的網絡並為此支付高額費用。
但是內格爾說,大型電話公司已經償清了它們在網絡方麵的不少投資。新的數據網絡將會降低傳統電話公司的成本,因此利潤率將不會受到降價的影響而減少。他最後指出,曆史將證明,隨著價格的降低,通信網絡的業務量反而會上升。
六、第二代因特網
(一)全世界不能再等了
網民都會有過被因特網慢得像蝸牛那樣的速度急得上火的經曆,就連美國副總統阿爾·戈爾1998年4月14日在白宮宣布接受3家高科技公司捐助網絡建設的計劃時都風趣地說:“我們將結束有人把WorldWideWeb(萬維網)戲稱為WorldWideWait(環球等)的日子。”不難想象,全世界上億的網民每天都伸長了脖子在等待一個突破的來臨。那就是第二代因特網。
這個革命性的網絡——其通信速度快得可以在1秒鍾之內傳送30卷本的《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使計算機快速傳輸多媒體信息成為可能。戈爾把新網絡的重要性及其發展前景與文字以及印刷機的發明“相媲美,也許更為深遠”。
戈爾還宣布,國防部從事研究與發展的主要機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將向與因特網有關的開發項目投資5000萬美元。目前的因特網——最初叫高級研究計劃局網(Arpanet)——就是利用該局在60年代的投資開發出來的。按照計劃,在開始的階段,第二代網絡將以比目前的因特網快大約100倍的速度聯接至少100所大學,同時以比目前快1000倍的速度聯接一小批學校。
第二代因特網源於一批不滿足現狀的美國大學。為了解決“網絡塞車”之苦,1996年10月,34所美國大學在1996年10月提出了第二代因特網計劃,第二年這些大學集資成立了大學先進因特網發展公司,研究第二代因特網技術。
根據構想,第二代因特網將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建立的“極高性能主幹網絡”為基礎,以19個“吉位接入點”(即每秒10億位)作為網絡節點,這些節點由超級計算機承擔,計劃傳輸速度每秒10億位。超級計算機之間以及它們與附近的大學、科研機構之間都通過“極高性能主幹網絡”以異步傳輸模式互聯,構成第二代因特網的主回路。預計第二代因特網的信息傳輸速度將高達每秒650兆,是目前因特網主幹網絡傳輸速度的12倍。此外,第二代因特網將使用網絡間協議(IP)第6版作為通信語言,取代目前因特網上使用的第4版。新版本將根據信息的重要性賦予不同的優先權,更好地管理網上信息流動,避免“網絡塞車”。
第二代因特網計劃進展之快以及它引起的反響之大,都超出了預料。截至1998年2月,正式加入該計劃的美國大學已經超過120所,接入“極高性能主幹網絡”的大學也有77所。計算機和網絡行業的大公司認為,第二代因特網是它們開發新產品的極好平台,因而紛紛提出合作,目前已成為該計劃協作夥伴的包括: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太陽微係統公司和微軟公司等多家著名企業。1997年以來,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科研委員會的議員多次呼籲政府關注和資助該計劃。1998年2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第二代因特網將納入美國政府的“下一代因特網”總體規劃之中,政府將對其進行資助,克林頓認為,該計劃將使教育和科研界受益不淺。
盡管參與該計劃的專家反複強調,第二代因特網不會取代目前的因特網,它隻是大學用於教學、科研的試驗網絡,既不會商業化,也不會麵向普通公眾開放,但從因特網演變的軌跡中人們不難看出它的發展方向。第二代因特網委員會副主席、“大學先進因特網集團”總裁範·豪厄林博士指出,第二代因特網技術的擴散將遠比因特網快,也許隻要三五年普通公眾就能從中獲益,那時離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也不遠了。先進網絡與服務公司的總裁艾倫·韋斯說,他相信這種技術將在2000年之前出現並開始運行,並在2003年之前實現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