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軍事人物(10)(2 / 3)

後在國民軍第10軍、第47軍做兵運工作,任皖北太和國民軍第10軍訓練營(軍事學校)中共地下黨營總支書記,組織並參加阜陽、確山等地的暴動,失敗後繼續從事兵運工作。民國二十年(1931)春,受中共山西省省委派遣,參與創建中國工農紅軍西北遊擊隊晉西遊擊隊,任紅軍晉西遊擊隊副大隊長、黨支部委員。民國二十一年(1932)一月,遊擊隊改編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軍,任第1支隊第2大隊副大隊長。二月,同盟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遊擊隊,任第2大隊大隊長、第3支隊參謀長、中共陝甘遊擊隊委員會委員。十月,任陝甘邊遊擊隊總指揮部總指揮兼照金蘇區薛家寨後方總指揮。

十二月,陝甘遊擊隊改編為紅26軍,任紅26軍第2團連長。民國二十三年(1934),陝甘邊蘇區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任軍事委員會委員、參謀長,參與創辦陝甘邊蘇區紅軍軍政幹部學校工作,並任軍事部主任、副校長。民國二十四年(1935)任紅26軍第3團代理團長,參加了解放陝北安定、延長等六縣的戰鬥,使陝甘邊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後任陝甘寧晉紅軍軍政學校校長。同年十一月任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步兵營營長、遊擊營營長。

民國二十五年(1936)任北路軍參謀長、紅2團團長。民國二十六年(1937)八月,任中共陝北西分區委員會常委、軍事部部長,陝甘寧邊區陝北西分區保安司令部司令員,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教導營營長。民國二十七年(1938)起,曆任陝甘寧邊區慶環分區保安司令部司令員、隴東軍分區司令員、中共隴東地委常委。曾出席在延安召開的陝甘寧邊區第二次黨代表大會。民國二十九年(1940)八月起,任陝甘寧邊區隴東分區保安司令部司令員、陝甘寧邊區警備區警備第3旅副旅長、三邊警備區司令部副司令員、三邊地委常委。民國三十六年(1947)三月參加保衛延安的戰鬥。1950年1月任中共陝西省省委委員、省人民政府委員,後任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黨委常委、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2年任最高人民檢察署西北分署檢察長、西北行政委員會委員、西北政法委員會委員。1955任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中央監察員。1956年列席中共第八屆代表大會。1965年1月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文化大革命”時期受迫害。是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1985年離休。

王貴雲(1919~2005)子長縣馬家砭鎮吳家圪堵村人。民國二十四年(1935)八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先後在紅26軍先鋒連、紅15軍團第78師當戰士,參加了東征和西征。民國二十六年(1937)六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九月起,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34旅警衛員、偵察員、排長,參加了平型關戰鬥。民國二十九年(1940)四月任八路軍第3縱隊司令部通信連連長,隨黃克誠司令員向蘇北轉移,途中遇駐青豐縣日偽軍阻擊、包圍,王貴雲機智地指揮部隊掩護首長突圍並安全護送到目的地。十月起,任新四軍第3師通信連連長、蘇北淮海第2支隊第6團連長。在蘇北阜寧縣八灘鎮攻打日軍據點時,先後指揮兩個連隊擔任主攻,經浴血戰鬥,攻克據點,受到黃克誠司令員的親切接見和表揚。

民國三十三年(1944)四月任新四軍第3師特務團連長。在攻打蘇青江時,帶領連隊擔任主攻,殲滅日偽軍一個團。民國三十四年(1945)後,調往東北途中,在義縣被國民黨軍一個師包圍,率部衝出重圍。民國三十五年(1946)六月起,任東北西滿軍區警衛營營長,第四野戰軍後勤部第3分隊警衛團團長等職。1951年起,任中南軍區汽車團團長,廣州軍區後勤部司令部隊列處處長,後勤第19分部司令部參謀長、副部長,後勤第21分部部長,廣州軍區後勤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校軍銜。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62年晉升大校。

1971年5月晉升副軍級。1979年參加中越邊境戰爭,並組織後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