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軍事人物(9)(3 / 3)

賀晉年(1910~2003)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子長縣玉家灣鎮賀家灣村人。民國十七年(1928)六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十九年(1930)春被陝北特委選派跟謝子長、劉誌丹在蘇雨生部從事兵運,被編入第15團王子元的學兵隊。民國二十一年(1932)任騎兵大隊副隊長。民國二十三年(1934)七月任陝北遊擊隊參謀長,十月任陝北工農紅軍第27軍第1團團長。民國二十四年(1935)九月任紅15軍團第81師師長。先後率隊參加了勞山戰役、直羅鎮戰役、兌九峪戰鬥。民國二十六年(1937)任紅27軍軍長,擔負鎮守延安以南的防務。其間,繳滅了黃龍土匪李青武部,後到三邊剿匪。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留守兵團警備第1團團長,三邊(靖邊、安邊、定邊)軍分區司令員兼警備第1團團長,阻止了國民黨軍何鼎文部南下,策劃了國民黨軍11旅起義,解放了寧條梁。民國三十一年(1942)十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警備第3旅旅長。民國三十二年(1943)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民國三十五年(1946)任東北合江軍分區司令員。民國三十六年(1947)五月任東北民主聯軍騎兵縱隊司令,八月調第7縱隊任副司令員。

在秋季攻勢中率部先後殲滅國民黨軍69000多人,收複城市15座。在冬季攻勢中,率領第7縱隊參加法庫、彰武、公主屯等戰鬥。民國三十七年(1948)三月第11縱隊成立,任第11縱隊司令員。六月攻克昌黎,殲滅國民黨軍2370餘人,俘獲國民黨軍中將司令湯毅生、少將參謀長薛滌愁、五總隊少將總隊長周銘勳等。十月參加了塔山阻擊戰,十一月攻克密雲,第11縱隊還奉命切斷宛平國民黨軍退路,占領機場、萬壽山、青龍橋、王塔寺老虎庵、老虎山、發電廠、鋼鐵廠。其間,並與陳仁麒接待了傅作義的和談代表,並護送到三河。1949年,第11縱隊改編為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第48軍,任兵團副司令員兼第48軍軍長,率部從通縣南下,在九江突破白崇禧部的江防。在江西期間,解放了贛西南30多個縣,剿滅土匪7900多名。1950年6月,任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後曆任中朝聯合鐵道運輸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司令員。正兵團級待遇。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全國四屆人大代表,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第一、第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楊和亭(1910~2003)子長縣楊家園則鎮人。民國十六年(1927)參加革命。民國二十年(1931)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安定縣東區共青團區委書記、區黨委副書記、書記兼蘇維埃主席。民國二十四年(1935)一月起先後任西北工委和陝甘晉省委特派員、第一分區黨委組織部部長、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陝北神府特委書記兼組織部部長、軍分區政委。民國二十八年(1939)三月起,先後任陝北綏德特委組織部部長,邊區中央西北局巡視團團長,警備區政治部副主任,直屬十縣管理委員會書記,西北局秘書處副處長兼機關黨支部書記,綏德、佳縣、米脂、吳堡、清澗警備區政治部副主任兼民運科科長、武裝科科長,綏德地委常委、副專員、書記兼專員,法院分庭庭長。民國三十四年(1945)四月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949年7月起,曆任甘肅省省委常委、臨夏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等職。1954年12月起,先後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常務副主席等。1965年9月起,任黑龍江省副省長兼政法辦主任、哈爾濱市革委會第一副主任。1968年8月~1971年4月受迫害。1971年4月起,任黑龍江省體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中共黑龍江省省委委員、統戰部部長,省委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1979年3月,任陝西省政協常務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正省級)。1983年5月離休。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