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軍事人物(9)(1 / 3)

徐清(1908~1998)子長縣熱寺灣鄉徐家嶮村人。民國十五年(1926)參加農民協會運動。民國二十三年(1934)九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發動群眾打土豪鬥地主,收繳地主武裝和反動民團武裝彈藥等革命活動。民國二十四年(1935)五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先後任延川縣軍事部副部長、部長、保安大隊隊長等職。民國二十七年(1938)七月被派往中央黨校學習,畢業後留任學校校務部大隊長。民國二十九年(1940)五月起從事部隊後勤供應工作,曆任延屬分區保安司令部科長、供給部科長、留守兵團警備第3旅供給部副部長、警備第1旅供給部部長。民國三十四年(1945)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軍委總財務部檢查室主任、財務部預算局局長、濟南軍區財務部部長、濟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正軍職)。1957年6月,被授予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3年3月,中央軍委授予其二級紅星榮譽功勳章。

賈學誼(1912~1998)子長縣欒家坪鄉十裏鋪村人。民國二十三年(1934)一月參加革命。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先後任慶陽迎風區抗日救國會主任、子長縣完小校長、子長縣政府三科科長。民國三十六年(1947)參軍,任西北野戰軍後勤部政治科科長、總工會秘書長、西北軍區後勤部財務部主任。1960年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之後任蘭州軍區八一鋼廠黨委書記。1962年任蘭州軍區後勤部財務部副部長。1966年任甘肅省財政廳副廳長。1982年離休。

賀凝祥(1925~2000)子長縣玉家灣鎮賀家灣村人。民國二十九年(1940)在地方從事教育工作。民國三十四年(1945)十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曆任警備第3旅、第2旅參謀,西北獨立第1師作戰科副科長,坦克第3師東北裝甲兵作戰科副科長、辦公室副主任,坦克獨立第2團參謀長、團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校軍銜。1956年進入南京軍事學院裝甲係學習。1959年起,任軍委裝甲兵第二坦克學校、第四坦克學校戰術係主任、訓練部副部長等職。1964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65年起,任甘肅省軍區張掖軍分區、武都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甘肅省軍區副參謀長、參謀長等職。1983年8月離休。

馮光(1917~2000)子長縣人。民國二十四年(1935)十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12軍。民國二十七年(1938)七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通信員,電台報務主任、科長、團長、處長,空1軍副參謀長。2000年4月,在沈陽病逝。

強偉(1923~2000)子長縣欒家坪鄉強家灣村人。民國二十四年(1935)參加紅軍,為紅軍團長李宗貴(即李赤然,子長縣人)警衛員,後因工作需要調入文藝宣傳隊工作。民國三十年(1941)隨部前赴東北地區。

先後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在解放四平戰鬥中身負重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空軍航空兵飛行學校政治協理員。1955年被授予中校軍銜,後任克山農場場長。1965年先後任空軍吉林醫院副院長、空軍工程兵第217部隊後勤部部長、空軍工程兵第八總隊副總隊長。2000年10月病逝。

賀毅(1929~2002)子長縣玉家灣鎮賀家灣村人。民國三十四年(1945)九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翌年,到張家口晉察冀工業學校學習。

民國三十七年(1948)九月到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學習。1954年12月畢業,隨電力考察代表團在蘇聯考察水電建設。1955年4月回國,任水電總局北京勘探設計院工程師。9月,調江西上猶江水電工程局,先後在圍堰工區、大壩工區、調度室任主任工程師。其間,以代表身份出席了江西省第五次黨代會。1957年春參加劉家峽水電站選壩址工程。5月調福建省閩江工程局任古田溪水電站的主任工程師。其間,獨創了大塊混凝土澆築法。1963年春,水電部提出五省(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一市(北京)平原河道疏浚設想,並成立工程局,賀毅任總工程師,參加工程籌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