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陳年懸案
雖然酒店監控錄像中的那個神秘服務生的身份依然沒有任何的線索,但是從李健和吳立凱的身上卻查到了蛛絲馬跡。
首先疑點集中在了李健的身上,根據調查到的資料顯示,三年前李健在離開新星世紀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之後,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成立了冠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但是以他當時的經濟能力來看,根本不可能開得起這樣一家公司。其次吳立凱,雖然他並沒有自己開設公司,不過卻在離開新星世紀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之後沒多久的時間就在市中心的一處高檔社區內買了房子,但是以他當時的經濟條件,根本連首期款都無力支付。
“兩個人都曾在新星世紀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任職,而且在離開公司後,他們都獲得了一些經濟上的利益,難道這會和他們的遇害有什麼關係嗎?”孟少輝在心裏暗自思忖著,隨即他又向偵查員詢問道:“有查到他們這些不明資金的來源嗎?”
“暫時沒有查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通過兩名被害人身邊的親朋好友進行了解,查清他們的不明資產的來源,這或許和他們的遇害有一定的關係。”孟少輝囑咐道,“還有,當年另外五名研究人員查的怎麼樣了?”
“暫時隻查到一些比較表麵的情況。胡浩庭、許誌和薑國威,這三個人和遇害的李健以及吳立凱有些相似,他們都在離開‘新星世紀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沒多久就過上了比較不錯的生活,但是資金的來源卻不得而知。至於趙旭東和蔡文彬,則顯得相對普通一些,在離開新星世紀之後,趙旭東就出國深造,半年前剛回國,現在任職於‘藍星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而蔡文彬則在一所高校任職。”
孟少輝沉思了片刻後,繼續問道:“有查清楚李健、吳立凱和陳海濤之間除了上司和下屬的關係,還有別的更深入的關係嗎?”
“我們找過新星世紀的一些老員工了解過情況,他們所提供的資料大體上都是一致的,在公司,陳海濤和李健、吳立凱等人是非常普通的上司和下屬關係,對於陳海濤的為人,這些老員工都給予了肯定,說他為人謙虛和善,平易近人,根本沒有領導的架子。至於李健和吳立凱等人,名聲就差一點,好像說是他們不滿意陳海濤把實驗的關鍵數據保密,所以打算集體跳槽,不過之後由於出了陳海濤那起案件,他們也都陸續離開了新星世紀,關於他們跳槽的傳聞也就沒了下文。”
“先是打算跳槽,緊接著陳海濤就出了事,之後他們陸續離開公司並且都得到了不少的好處,難道這其中有什麼關聯?會和現在的案子有關嗎?”
孟少輝皺眉低頭思考著,他總感覺有一些事發生得過於巧合,似乎其中有什麼隱情,但一時間卻也理不出一個頭緒。
“孟隊,你認為這兩起凶案和三年前陳海濤的案子有關?”偵查員疑惑道。
“我也隻是猜測,現在的兩起凶案,我們所掌握到的凶手的資料少之又少,唯一能肯定的一點就是凶手的行凶動機應該是報複殺人,但到底是什麼原因要報複殺人,我們暫時還不清楚,從現階段就調查的結果來看,能將李健和吳立凱兩個人綁在一起的就隻有當年的新星世紀公司,而這家公司唯一值得關注的就是至今未破的陳海濤遇害案,所以我才將現今的兩起凶案和三年前的案子聯係在了一起,當然,其中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凶手行凶的手法來源於當年陳海濤研究的抗胃癌新藥金蠶,這其中到底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就隻有查了才清楚。”孟少輝解釋道。
“可是金蠶當年不是已經被銷毀了嗎?而且廖欣欣不是也說過,研究金蠶最重要的一組數據在陳海濤的手上,除了他根本不可能有人能研究出金蠶,那麼凶手到底是從哪裏取得金蠶的呢?”
“所以現在案件的關鍵就在於此,如果能查出金蠶的來源,對於破案無疑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甚至直接揪出凶手也不一定。不過金蠶的製造者陳海濤已經遇害了,而且案件至今未破,那麼最有可能知道製造金蠶方法的,就隻有當年直接參與實驗的幾個人,現在其中的李健和吳立凱已經遇害,那麼也就隻有從活著的幾個人入手進行調查。”
孟少輝認為解開案件的最重要的其中一把鑰匙就在金蠶的身上,畢竟能用到這種手法殺人的凶手僅在少數,而且根據廖欣欣所說,金蠶早已經在三年前就已經銷毀了,可是現如今出現的生物又的確和金蠶無異,而掌握這項生物研究技術的陳海濤又在三年前遇害了,那麼如今的金蠶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自然成為了案件的突破口。
調查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孟少輝自然也沒閑著,他把調查的重點放在了三年前陳海濤的案件上,憑著多年辦案的經驗,他始終覺得當下發生的兩起凶案和陳海濤當年的案件有著某種聯係,但是到底是什麼樣的聯係,他一時間也無法找到答案。
為了能夠解開心中的疑惑,孟少輝找到了當年偵辦陳海濤案件的已經退休的刑偵隊長高國棟,希望能通過他對陳海濤的案件有更深入細致的了解。
“當年陳海濤的案件我現在還是記憶猶新啊!”高國棟喝了口茶,感慨道,“在我退休前仍沒有偵破這起案件,在我心裏始終是根刺啊!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我死了,都未必能閉得上眼啊!”
對於高國棟的這番話,孟少輝完全可以理解,也能體會到他內心的感受,案件經由自己的手,但直至退休都未能偵破,這對於刑警而言的確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