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刊木濟水:刊,砍斫,削除。濟,過河,渡過。意思是砍伐木頭造筏過河。
[5]憚:畏懼,害怕。
[6]晏:閑適安逸。
[7]行驅:徒步和乘戰車行進。驅有驅使之意。
[8]務於:致力於。
[9]淹:滯留。
[10]妖祥:指謠言。
[11]止:製止。
[12]軍資:軍用物資。
[13]薪芻:薪,柴草,指作燃料的木柴。芻,喂牲口的草。
[14]所:處所,地方。
[15]水地不利:水土不服。
[16]四鄰:鄰國的援軍。
[17]勞懼:疲勞恐懼。
[18]解:卸掉。
[19]將薄吏輕:指將帥官吏沒有在士卒中樹立威信。
[20]固:穩定,穩固。
[21]三軍數驚:三軍屢次驚慌。
[22]陳而未定:部隊部署還沒有完畢。
[23]舍:駐紮。
[24]行阪涉險:指翻山越嶺。
[25]半隱半出:意思是說隊伍翻山越嶺隻過了一半。
【譯文】
吳起說:“一般說來判斷敵情,不用占卜便可以與之交戰的情況有八種:一種是敵軍在狂風嚴寒的天氣中長途跋涉,星夜兼程,還要砍木造伐過河,不顧士兵勞苦的;二是在盛夏炎熱的天氣中,出發很遲,途中不休息,行軍急速,兵士又饑又渴,隻顧趕往遠地的;三是出兵已久,糧食都已用盡,百姓深感怨怒,謠言四起,將帥不能製止的;四是軍用物資已經耗盡,糧草所剩不多,趕上陰雨連綿的天氣,又無處可掠奪財物的;五是兵力不多,兵士水土不服,人馬多病,鄰近援軍還未趕到的;六是路途遙遠行至天晚,部隊疲勞恐懼,兵士疲倦又沒有吃飯,解下盔甲休息的;七是將帥官吏沒有樹立威信,軍心極不穩定,三軍屢次驚慌,而又孤立無援的;八是部隊部署未定,宿營未畢,翻山越嶺隻過了一半的。遇到這幾類情況,都要迅速進擊,不要遲疑。”
【原文】
“有不占[1]而避之者[2]六:一曰土地廣大,人民富眾。二曰上愛其下,惠施流布[3]。三曰賞信刑察[4],發[5]必得時。四曰陳功[6]居列,任賢使能[7]。五曰師徒之眾,兵甲之精[8]。六曰四鄰之助,大國之援。凡此不如敵人,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9],知難而退[10]也。”
【注釋】
[1]占:占卜。
[2]避之:避免和敵人作戰。
[3]惠施流布:恩惠普及的意思。
[4]賞信刑察:賞罰嚴明。
[5]發:舉動,指行賞和處罰。
[6]陳功:按照軍功。
[7]任賢使能:指任用賢能之人。
[8]兵甲之精:指武器裝備精良。
[9]見可而進:看見可行的才去進攻。
[10]知難而退:體察到困難就後退。
【譯文】
“不必占卜而應避免和敵人作戰的情況有六種:一是土地廣大,人口眾多而且人民生活富足的;二是官位在上體恤下民,恩惠普及的;三是賞罰嚴明,行動及時的;四是論功排位,任用賢能之人的;五是軍隊兵士眾多,武器裝備精良的;六是有四鄰幫助,大國支援的。凡是我們這些條件都不如敵人時,就應避免和它作戰,絲毫不必遲疑,這就是所謂的看見可行的才去進攻,體察到困難的就後退。”
(三)
【原文】
武侯問曰:“吾欲觀敵之外以知其內[1],察其進以知其止[2],以定[3]勝負,可得聞乎?”
起對曰:“敵人之來,蕩蕩無慮[4],旌旗[5]煩亂,人馬數顧[6],一可擊十,必使無措[7]。諸侯未會[8],君臣未和[9],溝壘[10]未成,禁令未施,三軍匈匈[11],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擊倍[12],百戰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