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盤古大神(2 / 2)

盤古想用自己的身體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於是他微笑著倒了下去,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大地。在他倒下去的刹那間,他的左眼飛上天空變成了太陽,給大地帶來光明和希望;他的右眼飛上天空變成了月亮,兩眼中的液體撒向天空,變成夜裏的萬點繁星。他的汗珠變成了地麵的湖泊,他的血液變成了奔騰的江河,他的毛發變成了草原和森林。他呼出的氣體變成了清風和雲霧;發出的聲音變成了雷鳴。

盤古倒下時,他的頭化作了東嶽泰山(在山東),他的腳化作了西嶽華山(在陝西),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嶽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嶽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嶽嵩山(在河南)。從此人世間有了陽光雨露,大地上有了江河湖海,萬物滋生,人類開始繁衍。

盤古死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創造世界的聖祖,在南海為他修建了盤古氏之墓,方圓三百餘裏。傳說墓中仙居著盤古氏之魂,如今廣西桂林還存有盤古祠,每年都有許多人到廟裏去祝祀。

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顯然是古人對人類始祖的神化,他體現出中華民族向往光明,為造福人類社會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是誰創造了人類社會,是勞動人民自己,勞動者在勞動中不斷進化,他們用群體的智慧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曆史文化,也為後人留下來許多美好的傳說。

那麼,史書上說的盤古時期究竟如何呢?

讓我們來看一看現代科學的考證。

據現代科學考證:在古史三百萬年以前,地質年代屬於新生代第三紀的上新世。考古年代為使用天然木石時代。人類族源屬於南方古猿。社會組織形式是原始群。婚姻方式為隨意雜交。由此可見,盤古時期人類的先祖(猿人)已經存在了,開天辟地隻是古人對天地起源的一種大膽猜想。

不過,古人所推斷的時間竟然大體上與科學考證相吻合,這實在讓人感到吃驚。

盤古時期的世界考古已經有了重大發現:

1965年,中國地質工作者在雲南省元謀盆地的大那烏發現了兩枚170萬年前早期直立人的鏟形門齒化石。

1968年,在肯尼亞的特卡那湖東部的庫彼弗拉,考古界發現了距今261萬年前的礫石打製的石器。1972年又在其地層下35.5米處發現270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被考古界稱為KNM-ER1470號人,頭骨化石的腦容量為700多毫升,肢骨和現代人相似,說明此時人類已經能夠直立行走。

1986年歲尾,中國地質科學工作者在雲南元謀盆地發掘出七枚人齒化石,經專家科學檢測,確定為距今270萬年以前的人齒化石。

1987年,雲南省聯合考古隊再次對元謀縣的竹柵、小河地區進行考古發掘,先後出土了人猿頭骨一具(含八枚牙齒)、上頜骨一件(含三枚牙齒)、下頜骨二件(含六枚牙齒)、單個牙齒三百七十七枚。考古隊將其命名為“東方人”牙齒化石。專家認為:此次在小河村蝴蝶梁子發現的古猿牙齒化石係“蝴蝶臘瑪古猿”(新種)距今約為400萬——300萬年以前,它是“東方人”的直係先祖。

蝴蝶人(300萬年前)、東方人(270萬年前)、元謀人(170萬年前)都具有鏟形門齒特征,他們都生活在我國雲南省境內。這就有力證明:他們是黃色人種的祖先,也就是中華人種的祖先。

有人說盤古就是苗族神話傳說中的盤瓠!是犬戎國的祖先,甚至對其進行惡毒的攻擊和誹謗,其行為極不道德。盤古和盤瓠完全是不同的兩個名詞和概念,或許兩者之間有些淵源,沒必要大驚小怪,畢竟苗族人也是中華人,中華人共尊一祖有何不對?再說中華九千年文明史並非起於中原,而是起源於江南和華南,中原五千年文明史隻是中華文明史的一部分,並不能代表整個中華民族!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盤古隻是一個時代的象征,並非是一個有形的人。他是中華人遠古時代神化了的先祖,是中華人種之根,是中華民族之魂!他不僅是中華人公認的先祖,也是世界上一切黃色人種共同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