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年底,斯塔申斯基被賦予一個全新的身份:約瑟夫·萊曼,一個生於波蘭的日耳曼族人。
1956年,斯塔申斯基開始被克格勃啟用。這時他已成為一個忠實的蘇聯間諜。雖然作為見習間諜,斯塔申斯基還有許多東西要學,但克格勃已經開始交給他任務了:暗殺流亡在德國的烏克蘭政治家裏貝特。第一次盯梢,斯塔申斯基感到非常不自在,好像全世界都在跟蹤自己,又好像裏貝特早已認出了他。為了掩飾內心的不安,斯塔申斯基戴上了墨鏡。漸漸地斯塔申斯基終於穩定下來,克服了恐懼心理,終於不留痕跡地完成了對裏貝特的暗殺行動。
1958年5月,斯塔申斯基被派往鹿特丹,奉命監視“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慕尼黑分部的領導人、烏克蘭抵抗運動領導人中最傑出的人物班德拉。
正好在這時,斯塔申斯基熱戀上了英格·波爾小姐,一個普通的德國姑娘,一個改變了斯塔申斯基命運的女人。隨著時間的推移,無情的間諜活動正在迫使斯塔申斯基陷入一種無法忍受的處境,要麼繼續充當克格勃的殺手,要麼繼續喜歡英格·波爾,與她終身為伴,被克格勃拋棄。然而,莫斯科方麵早已獲悉斯塔申斯基偷偷摸摸的戀愛生活,而他未被幹掉的原因,主要是他在英格麵前一直保持著假身份。
1959年4月,他們秘密定婚。
不久,克格勃向他發出限期幹掉班德拉的命令。終於有一天,他看到班德拉獨自一人回到住所,沒有保鏢。斯塔申斯基搶先進了屋,走上樓梯等待班德拉進來。當聽到大門被打開時,他走下樓梯,清楚地看到班德拉的右臂上挎著一隻小菜籃,正在用力地抽著卡在鎖眼中的鑰匙。“不上班嗎?”斯塔申斯基問道,班德拉還沒有來得及反應,便覺得眼前一片酸霧,片刻,便失去了知覺。斯塔申斯基迅速拿出紗布包著的另一種解毒藥,急速地在大門上將它敲碎,吸入氣霧。
他環視四周,發現並無他人,便飛快地離開了這所房子。第二天,斯塔申斯基乘頭班飛機飛往柏林,向克格勃報告他已完成任務。
由於成功地完成了任務,斯塔申斯基被莫斯科授予紅旗勳章,這對斯塔申斯基來說簡直是異想天開之事,他從來沒有得過如此高的獎賞。可是想到要去莫斯科,要與他親愛的英格·波爾分別,甚至可能是從此分手,斯塔申斯基不由心情沉重起來。他痛切地知道,這種獎勵隻是一種虛幻騙人的東西而已,並不意味著可以過一種更美好、更自由的生活。斯塔申斯基感到緊張的另一個原因是,對這次殺人的細節,克格勃問得要比上次仔細得多。幾個蘇聯人對班德拉的死已作了檢查,並且告訴他,“這次謀殺並沒有做得像上次那樣完美無缺”。西德警察當局對班德拉突然死亡作了調查。在進行屍體解剖時,發現他臉上有被玻璃碎片劃破的地方,德國警方懷疑是由氰酸致毒而死。克格勃決定,在事情平靜下來前,斯塔申斯基應當留在莫斯科。12月,蘇共中央委員會的領導成員、克格勃的頭子謝列平親手授予他紅旗勳章,並要求他暫時呆在莫斯科,等待新的時機。在莫斯科的日子裏,斯塔申斯基非常想念他的女友英格·波爾。他為曾向英格說過一次謊而擔憂。當時他不願意承認他是去莫斯科,而謊稱是去波蘭出差。這時,他已經開始考慮要逃脫他所厭惡的殺人行當,並拿定主意,將來決不再幹殺人的勾當。盡管如此,他還是不敢向英格啟齒,吐露自己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