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附錄:世界軍事間諜探秘(2)(2 / 3)

“他是真的明星”

約翰·揚的辦公室位於紐約曼哈頓。為了采訪他,記者通過對他的雇員的層層盤問,才得以和他見麵。其神秘程度,簡直不亞於一個真正的間諜機構。但是好不容易見著他的麵以後,揚卻輕描淡寫,把自己說得非常普通,仿佛要讓記者為自己的努力感到後悔似的。

揚說,他建立這個網站隻是出於自己的業餘愛好,他隻是間諜世界的一個愛好者,一個旁觀者。人們之所以會那麼看重他,隻是因為他“碰巧”能得到一些秘密檔案。

“我喜歡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圖書館,一個反叛的圖書館。”揚說,“人們有權決定是否相信上麵的東西。”

英國《星期天泰晤士報》著名偵探記者尼克·菲爾丁對揚的評價和揚的自我評價有很大的出入:“我說,他是一個真正的明星。他是一個英雄,他所做的一切是那樣令人目瞪口呆,但又是那樣重要。”

“幸運”的揚

華爾PPK手槍

“Cryptomeorg”創辦之初,隻是一個關注有關隱私的技術發展過程的網站。但不久,揚就發現一些和情報機構有密切聯係的人時不時會給自己傳送一些秘密信息。後來,Cryptomeorg網站便開始有了一些情報機構的秘密檔案:例如中情局對伊朗和朝鮮核威脅的評估檔案,因特網供應商經常向美國聯邦調查局提供客戶資料的內幕……這些檔案曾轟動一時。

揚為何如此神通廣大,他從哪裏弄來那麼多的秘密檔案?“其實並不是我神通廣大,都是一些連我都不知道身份的人自願給我提供了這些信息。有些檔案可能還是情報機構故意透露給我的,目的是要測試大眾對他們的一些行動的反應。”揚解釋說。

改變了FBI的態度

在透露英國軍情六處曾試圖謀殺卡紮菲的檔案以後,曾有情報人員要求因特網供應商把這一信息清除,但遭到拒絕。

硬的不行來軟的,無計可施的情報機構不得不改變了策略。最近,揚收到來自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封短信。這封信使揚感到非常驚訝,因為聯邦調查局在信中一改往日的驕橫態度,語氣變得異常溫和。這一次是因為日本政府不滿“Cryptomeorg”公開了它的情報機構的運作情況。

聯邦調查局在信中說:“我們謹代表日本有關機構向您轉達他們的請求,他們請求您放棄有關他們的一些檔案。”

一個錢包泄露天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德國占領西歐多數國家後,歐洲大陸的難民不斷湧入英國。1942年,荷蘭流亡英國的軍官奧萊斯特·平托上校在英國反間諜機構保安局領導下,負責領導西歐難民的鑒別工作。4月的一天,他審查一名37歲的比利時魚商阿爾豐斯·路易斯·昂岡尼·蒂莫芒斯,該人看來很普通,曆史清白,口供可信。但最後檢查他的隨身物品時,發現有一個粗糙的舊錢包,內裏夾有一個裝灰色粉末的信封,一小捆桔棍(婦女們常用來修指甲的小棍)和一小團藥棉。平托上校馬上認定蒂莫芒斯是一名德國派遣間諜,將其逮捕。因為他隨身帶了在英國任何一個藥店都可以買到的密寫工具。

一語泄密彈藥庫遭炸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

隱藏的匕首

大戰期間。有一天晚上,德軍軍官別利茨和倫格與他們的俄語教員娜佳約會。別利茨對娜佳說:“和你這樣漂亮的小姐分別我真舍不得!”“怎麼,你要到別處去?”娜佳驚奇地問。“過幾天我要到紅縛爾休假。”“那可是個好地方。”娜佳高興地說。倫格急忙插話:“可是那裏現在是個火藥桶,隻要一顆炸彈落下來,就會送你去見上帝的,哈哈!”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蘇軍女偵察員娜佳很快地把這一情報送到了蘇軍指揮部。不久,蘇軍遠程轟炸機炸毀了紅縛爾彈藥庫。

攪拌器間諜

1942年春,英國軍情6處緊急召見了以保羅為首的三個最優秀的特工,授予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軍情6處負責人嚴肅而略帶憂慮的說:“據我們所掌握的情報來看,裏斯本有一個德國的間諜網,代號為‘奧斯特羅’。這個情報網由德國情報局一名軍官領導,他們神通廣大,向德國情報機構提供了許多有關盟軍的軍事情報,你們三人小組務必把這個‘奧斯特羅’間諜網摧毀。不惜任何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