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日本無條件投降(2)(1 / 3)

4、5月份,日軍對山東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了一次大“掃蕩”。反“掃蕩”結束後,八路軍山東軍區對日軍發動夏季攻勢,進行了討伐偽軍厲文禮、張步雲、張景月等的戰役。

厲文禮是偽魯東和平建國軍司令,所部1萬餘人,盤踞在以濰縣(今濰坊市)、昌樂、安丘為中心的膠濟鐵路兩側地區。6月5日黃昏,魯中軍區集中兵力1萬餘人,發起討厲戰役,先後攻克夏坡、景芝鎮等日偽據點60餘處,殲滅日偽軍7300餘人,27日戰役勝利結束。此役解放了1700多平方公裏的土地,控製了膠濟鐵路東段南側的重要地區。

張步雲是偽山東國民自衛軍第1集團軍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所部1萬餘人,盤踞濱海區北部的諸城地區。7月15日夜~30日,濱海軍區和魯中軍區共集中4個團的兵力,發起討張戰役,攻克相州、雙廟、鄭公、雙羊店、朱馬等據點,殲敵5000餘人,解放國士2500平方公裏,使諸城敵據點更加孤立。

偽第3方麵軍張景月部盤踞壽光南北地區,掩護膠濟鐵路,阻斷八路軍渤海軍區與膠東軍區之間的聯係。7月31日,渤海軍區在膠東軍區一部配合下發起討張戰役,主攻壽光以北張部堅固設防的前哨據點田柳莊,至8月12日將其攻克。爾後乘勝肅清殘敵,又攻克據點12處,張景月率殘部逃進膠濟鐵路線上的日軍據點內。此役殲敵2540人,解放了壽光外圍大片地區,進一步打通了渤海與膠東、魯中之間的聯係。

山東軍區部隊在重點實施膠濟鐵路東段作戰的同時,對其他地區的日偽軍也進行了攻勢作戰。5月中旬開始,魯南軍區在魯中、濱海軍區各一部配合下,先後發起臨(沂)費(縣)邊、部(城)馬(頭)等戰役,共殲敵7700餘人,收複郊縣、都城、費縣等縣城,進一步逼近隴海、津浦鐵路。渤海軍區從6月上旬開始在小清河以北進行了蒲(台)濱(縣)等戰役,共殲滅日偽軍3400餘人,收複蒲台(今濱州市)、濱縣、南皮、沾化、德平、慶雲等6座縣城,進一步孤立了敵在渤海區的中心據點惠民。

在山東軍區攻城略地,沉重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同時,八路軍太行軍區,確定1945年作戰重點為豫北和平漢鐵路沿線。在豫北(黃河以北)之溫縣、孟縣至原武、陽武地帶,求得在麥收前全部肅清所有敵偽勢力,使之變為遊擊根據地或根據地。在平漢鐵路沿線則組織不斷的出擊,求得摧毀日偽第三道封鎖線,迫敵縮到距平漢線10公裏左右的狹窄地區內。此外,相機奪取昔陽、和順、遼縣、陵川等縣城,並拔掉其他深入根據地的某些據點。在作戰實施步驟上,第一步著重打擊與消滅偽軍(注意策動內應和反正),同時對出擾的日軍予以堅決打擊;第二步則相機奪取日偽合守和日軍單獨守備的薄弱據點。

1月21日~4月1日,太行軍區進行了道清戰役,殲滅日偽軍2500餘人,收複國土2000餘平方公裏,解放人口75萬。經過此次近3個月的輾轉進擊,黃河以北、道清鐵路以南除平漢鐵路和原武、陽武、溫縣、孟縣城外,全在八路軍掌握之中。

6月30日,太行軍區集中主力9個團,另有民兵、自衛隊員3萬餘人,發起安陽戰役。安陽城由日軍獨立混成第1旅2個連駐守,外圍據點由偽剿共第1路軍李英部駐守,共約7000人。太行軍區的目標是攻擊平漢路以西、觀台以南、鶴壁以北地區的偽李英部,爭取徹底殲滅與肅清該偽軍及所在地的少量日軍,解放與鞏固這一地區。到7月10日,戰役勝利結束,共斃傷日偽軍800餘人,俘虜及反正、投誠日偽軍2500餘人,擊潰偽軍900餘人,攻克據點30餘處,擴大解放區1500餘平方公裏,解放人口35萬,迫使日偽軍進一步向平漢線退縮。

另外,八路軍太嶽軍區在1945年春夏季攻勢中,主要進行了豫北戰役和同蒲線南段戰役。

太嶽區以南的豫北沁陽、孟縣、濟源地區,有日偽據點50餘處,兵力6000餘人。4月4日至月底,太嶽軍區發起豫北戰役,攻克據點40餘處,殲滅日偽軍2800餘人,反正與投誠的日偽軍1700餘人,打開了豫北局麵,肅清了豫北沁(陽)孟(縣)公路以西除濟源、柏香鎮、治戍鎮外的所有日偽軍。

為打開中條山西部地區的局麵,5月下旬至6月中旬。太嶽軍區主力部隊南下,進行同蒲路南段戰役,徹底瓦解了張同文部等偽軍、土匪部隊,使祁(家河)夏(縣)公路以南八路軍控製的地區與太嶽軍區第5軍分區中心區完全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