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中進行自殺性攻擊的同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以殘存的海軍主力第2艦隊(戰列艦“大和”號、巡洋艦“矢矧”號和驅逐艦8艘)組成海上特攻艦隊,突擊衝繩島停泊場的美軍艦船。4月6日,該艦隊在伊藤整一海軍中將率領下,從日本內海出航,經豐後水道南下時被美軍潛艇發現。4月7日晨,經大隅海峽西行時,又被美軍偵察機發現。美軍第58航母特混編隊出動300架飛機,於7日12時32分至14時,對該艦隊實施了多次攻擊。結果“大和”號中10枚魚雷和5顆炸彈後,沉沒於九州西南約50海裏處,同時被擊沉的還有巡洋艦“矢矧”號和驅逐艦4艘。此戰後,顯赫一時的日本海軍已不複存在。
在此期間,美第3陸戰軍的2個陸戰師向衝繩島北部順利推進,於4月21日全部占領了該島北部和伊江島。陸軍第24軍的2個師向南進攻,克服了日軍的頑強抵抗,於4月24日突破日軍在島上的主防線牧港防線,5月31日突破首裏防線,6月22日突破該島南部的最後一道防線。同一天,日軍守島司令官牛島滿中將和他的參謀長一起剖腹自殺。爾後,美軍在島上轉入肅清殘敵的行動。至6月30日,島上戰鬥基本結束。7月2日,美軍正式宣布衝繩島戰役結束。
衝繩島登陸作戰使美軍取得了最後進攻日本本土的海、空軍基地。但也應該看到,日軍在衝繩島的防禦作戰,使美軍認識到了在日本本土發起登陸作戰的艱巨性,拖延了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時間,為日本本土的防禦爭取了時間。
3.中國軍隊的最後攻勢
根據日軍中國派遣軍的命令,1945年,日軍華北方麵軍除確保現有占領區外,還需要對進攻老河口,對美、蘇進行作戰準備。另外,依據中國派遣軍下達的《沿海方麵對美作戰準備綱要》,預定從華北方麵軍現有9個師中抽7個師調往上海方麵,第12野戰補充隊改編為獨立混成旅調往徐州。為此,1945年初開始,日軍華北方麵軍加緊整編部隊,充實預定對美作戰的部隊。為接替預定調出部隊的防務,新組建了第3~第7獨立警備隊(獨立警備隊編製定員8857名,相當於旅)。為在山東半島準備抗擊美軍登陸作戰,1945年3~4月間,在濟南新建第43集團軍,下轄第59師、獨立混成第5、第9旅、獨立步兵第1旅。1945年春,日軍華北方麵軍警備兵力約125個營,19萬人,另有偽軍40餘萬人。日軍兵力明顯不足,士氣下降,除在山東為準備對美作戰而對八路軍發動一次較大規模的“掃蕩”外,基本處於守勢。八路軍為執行“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戰略任務,從1945年春開始對日軍發動了更大規模的反攻。
八路軍山東軍區,於1945年1月17日下達1945年作戰部署,提出:1945年山東我軍作戰主要方向,是求得開辟膠濟路東段南北兩側寬大地區,使我膠東、渤海、魯中、濱海互相聯係進一步縮短和鞏固;而對1944年所開辟之地區,主要爭取鞏固。
據此,1945年春,山東軍區進行了討伐偽軍榮子恒、趙保原及攻擊蒙陰等戰役。
2月1~2日,魯南軍區奇襲偽暫編第10軍榮子恒部駐守的泗水縣城,一舉攻入城內,擊斃榮子恒及其參謀長和日本顧問,全殲城內守敵。同時,八路軍攻克泗水城外圍楊莊、楊公村等據點,擊退日偽援軍。這次戰役,八路軍共殲敵2000餘人。
趙保原,原是國民黨魯蘇戰區暫編第12師師長,1944年8月公開投敵,所部被編為偽“剿共第7路軍”,總兵力約1.8萬人,盤踞在膠東膠濟鐵路以北以玩底(今萬第)為核心的五龍河及大小沽河中遊地區。2月11日夜,膠東軍區集中主力5個團又5個營(含1個迫擊炮營),並動員5萬民兵和群眾,首先向偽軍指揮部駐地玩底發起攻擊,至12日夜將其攻克,趙保原率殘部向南竄入即墨。14日,八路軍又攻克另一個重要據點左村。2月19日,戰役勝利結束。此役共斃傷敵2000餘人,俘虜7370餘人,擊潰2000餘人,給予趙部毀滅性打擊。
3月8日夜,魯中軍區集中主力4個團和一部分地方武裝、民兵,攻擊蒙陰縣城,至10日,全殲守敵,並殲滅一部由新泰來援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