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德國無條件投降(2)(2 / 3)

4月6日,魯爾戰役的第二階段開始實施。在南翼,美第1集團軍以2個軍的兵力向被圍德軍發起猛烈攻擊;在北翼,美第9集團軍以1個軍及另1個軍的一部開始收縮魯爾區口袋。與此同時,這2個集團軍的其餘部隊則向易北河挺進,使合圍對外正麵迅速東移。其間,德軍13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指揮被圍德軍在北麵經哈姆、在南麵經錫根分別實施反擊,進行最後的突圍嚐試,但均被美軍擊退。隨後,合圍圈迅速縮小,德軍的指揮和物質保障因美軍的強攻和空襲變得越來越困難,致使其抵抗進一步減弱。4月中旬,從北部、東部和南部推進的盟軍各師已把德軍控製的區域縮小到一個直徑45公裏的地區。此時德軍的彈藥和食品已不夠堅持3天,但莫德爾元帥仍然拒絕其參謀部成員勸其投降的建議。4月14日,美第9集團軍結束了德軍在魯爾河以北地區的所有抵抗,並協同美第1集團軍把魯爾河以南地區的被圍德軍分割成兩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德軍最高統帥部才發出讓B集團軍群突圍的命令,但為時已晚。4月15日,美第1集團軍在擴大了同第9集團軍接觸點的同時,折向西麵和東麵,以求盡快摧毀被分割的德軍集群。次日,較小的東部集群被殲滅,美軍在消滅該集群之前一晝夜內俘德軍達8萬多人。在德軍全軍覆沒之前,莫德爾采取了一種避免正式投降的新奇做法。4月17日晨,這位集團軍群司令宣布解散B集團軍群,對於德軍中的年幼和年邁士兵,令他們放下武器,自行回家,而對餘下官兵,則做出了或投降或自行突圍的決定。隨後,莫德爾帶領幾位隨從離開部隊,不久自殺身亡。

4月18日,魯爾區內德軍有組織的抵抗結束。此役盟軍共俘德軍31.7萬餘人,其中包括24名將軍。雖然在德國境內仍有部分德軍在分散的地域內進行著狂熱而徒勞的抵抗,但從前強大的德國軍隊已不複存在。

1945年4月2日,即美軍合圍魯爾後的第二天,艾森豪威爾將軍命令盟軍各部全速東進,由此拉開了西線盟軍大追擊的戰役序幕。

4月4日,美國第9集團軍回到美軍建製序列後,蒙哥馬利元帥的第21集團軍群僅剩下2個集團軍的兵力,即由克裏勒將軍指揮的加拿大第1集團軍和登普西將軍指揮的英國第2集團軍。按照集團軍群的作戰計劃,克裏勒集團軍的作戰任務是開辟一條通過阿納姆的補給線,向北占領荷蘭的東北部和西部,同時沿英國第2集團軍左側的海岸地帶前進,以奪取埃姆登—威廉港半島;登普西將軍的集團軍仍然向其地段內的易北河前進,並攻占不來梅和漢堡各港口。

就在美國第9集團軍重歸於第12集團軍群建製的同一天,蒙哥馬利的加拿大第1集團軍所屬的3個軍在韋瑟爾地域兵分三路向東北、正北和正西轉入進攻。到4月下旬,除了埃姆斯河入海口一帶的小袋形陣地以外,荷蘭東北部德軍的一切抵抗部隊都已被消滅。5月3日,該方向的所有殘餘德軍均繳械投降。

為切斷駐紮在丹麥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德軍的退路,艾森豪威爾命令蒙哥馬利按預定計劃向呂貝克快速進攻,5月2日,英軍一支裝甲先頭部隊推進約60公裏,未遇到任何抵抗就進入了呂貝克。與此同時,另一支裝甲縱隊向東北前進了65公裏,先於蘇軍幾小時進入了維斯馬。5月3日,隨著漢堡守軍投降,第21集團軍群的作戰行動結束了。

到1945年4月4日,布萊德雷的第12集團軍群北部的辛普森第9集團軍,在留下近2/3的兵力與霍奇斯的部隊協同殲滅魯爾區德軍之後,以另外1個軍的兵力於4月初從該地段北部的陣地出發向東推進。

此間,還未全部完成組建工作的德軍第12集團軍開抵西線。該集團軍主要以步兵學校、裝甲兵學校和工程部隊的技術人員及德國第2、第3軍區內剩餘的各級指揮人員作為骨幹組建而成。其主要任務是防守維膝貝格、萊比錫之間阻擋美軍經易北河與穆爾德河的進一步推進。4月14日,該集團軍一部奉命向美第9集團軍在易北河上的第一個橋頭堡發起反擊,以阻止其可能向柏林方向的推進。次日夜,辛普森的部隊在德軍的猛烈反擊下被迫在這一地段退回到易北河左岸。而馬格德堡南麵的第二個橋頭堡卻堅守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