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確有對伊朗動武的想法,企圖以武力阻止伊朗停止核計劃。但是,一方麵,伊朗聲稱其核計劃完全是為了和平目的,不會試圖擁有核武器,並且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至今也未找到伊朗製造核武器的直接證據,美國攻擊伊朗的理由並不充分。另一方麵,伊朗是中東地區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之一,不僅擁有較強的軍事實力,而且對穆斯林特別是什葉派穆斯林具有強大的號召力,美國對伊動武勢必引起什葉派穆斯林的強烈反應。同時,美國還陷在伊拉克泥潭難以自拔,世界其他國家也不會支持美國對伊動武。因此,隻要伊朗不采取進一步激化矛盾的措施,短期內美國還不大可能軍事打擊伊朗。但是,如果伊朗一意孤行,不理會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引起美國的嚴重憂慮,那就不能排除美國會在伊拉克局勢稍有好轉時斷然出手,以外科手術式的戰法摧毀伊朗的核設施。
1990年,美國以朝鮮在平安道寧邊郡建設核設施、秘密研製核武器為由,向朝鮮施加軍事和政治壓力。1992年4月,朝鮮在核安全保障文件上簽字,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但國際原子能機構要求對朝鮮兩個核設施進行特別檢查,被朝鮮拒絕。1993年,朝鮮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994年,美軍直升機侵犯朝鮮領空,美朝矛盾加劇。美國非常擔心朝鮮會因為國內經濟和國際孤立而采取極端手段擺脫困境,因此克林頓政府改變了對朝鮮一味孤立和遏製的戰略,開始實行遏製加接觸的戰略。1994年10月,朝美兩國通過談判簽署了《日內瓦核框架協議》,朝鮮凍結其現有的核計劃,美國則承諾幫助朝鮮在大約10年時間內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兩座1000兆瓦的輕水反應堆;在輕水反應堆建成前,美國將同其他國家一起向朝鮮提供重油,以彌補朝鮮停止核能計劃造成的電力損失。1998年發生了朝鮮發射導彈事件,一度造成美朝關係緊張,1999年,克林頓命令前國防部長佩裏就美對朝政策進行全麵審查,5月佩裏訪朝,9月發表《佩裏報告》,提出對朝接觸加遏製的雙軌戰略和分階段改善朝美關係的建議。同時,美朝雙方經過談判,朝鮮承諾暫時停止導彈試驗,美國則宣布解除對朝長達45年的經濟製裁。2000年是美朝關係大發展的一年,美國不僅向朝鮮提供了5萬噸小麥援助,兩國外長舉行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首次會談,而且金正日還派遣特使訪問了美國,雙方在互設聯絡處、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上消除、核和導彈等問題進行了會談,達成了許多共識。但好景不長,小布什政府上台後,認為克林頓政府對朝讓步太多,而對對朝政策進行審查,奉行對朝強硬政策,要求朝鮮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特別核查,否則美國將考慮是否以常規反應堆代替輕水反應堆。2002年12月,美國以朝鮮違反核框架協議為由停止每年向朝鮮提供50萬噸重油,朝鮮則宣布解除核凍結,重新啟動電力生產所需的核設施。2003年1月,朝鮮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2002年11月6日,朝鮮宣布,由於美國通過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停止履行朝美核框架協議中關於在朝鮮建設輕水反應堆的義務,美國必須向朝鮮支付違約金。2002年11月21日,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在紐約宣布,該組織在朝鮮建設兩座輕水反應堆的工作暫停一年,延至2004年12月1日,而此時原計劃2003年完工的電站工程至今僅僅完成約24%。2004年11月,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宣布把在朝鮮修建輕水反應堆的計劃再凍結一年。
在2005年9月簽署的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中,“朝方聲明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其他各方對此表示尊重,並同意在適當時候討論向朝鮮提供輕水反應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