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培訓製度是醫學生畢業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合格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縮小城鄉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差距、提高醫生整體素質、為我國醫療衛生體製改革提供人才基礎保障的必然要求。2009年《國務院關於印發醫藥衛生體製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和《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
的通知》都明確提出要“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製度”。為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住院醫師培訓模式,借鑒其他省市經驗,更好地開展我省住院醫師培訓工作,早在2008年,省衛生廳就組織相關人員,對部分省市及省內住院醫師培訓情況進行了調研,並根據調研結果提出我省住院醫師培訓相關建議,製定了住院醫師培訓實施方案、管理辦法等,目前全省已按計劃開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 一、我國部分省市住院醫師培訓工作的調研結果 共調研7家單位,分別是上海市衛生局科教處、上海瑞金醫院、浙江省衛生廳、華西醫學院、北京市醫學教育協會住院醫師培訓部、北京友誼醫院、山東省住院醫師培訓中心。 關於住院醫師培訓工作,所調研省市基本都建立了專門的組織機構,製定了相應的管理規章製度,依據衛生部頒發的《臨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試行辦法》、《臨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大綱》確定了基本相同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模式,對於本科畢業生來說,培訓時間一般為5年,第一階段為3年,第二階段為2年。對於已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培訓年限有適當減少,但各地並沒有統一標準。住院醫師培訓與職稱晉升和專業學位申請掛鉤的政策基本落實。住院醫師的來源除華西醫院從2003年開始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社會化學員的招收培訓,山東省從2004年在4所醫院進行了社會化培訓試點外,其他單位均以培訓本單位住院醫師為主。北京、上海、山東已在二級以上醫院中全麵開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其中山東省的管理及培訓模式最適合遼寧省借鑒。培訓經費方麵除上海、北京由政府提供外,各省的住院醫師培訓經費均由培訓醫院(基地)承擔。 綜合各地開展住院醫師培訓工作經驗,主要存在問題: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專科醫師準入製度,培訓工作缺乏法律依據及相應政策環境;各級醫院水平差異較大,不同醫院住院醫師培訓質量有較大差異。沒有統一、規範、科學的考核評價標準,各省市自行其道,不能保證住院醫師隊伍的質量和水平。試點醫院為基層醫院培養醫師,是社會公益行為,但目前缺乏政府經費支持。僅靠醫院自身投入,勢必影響試點醫院積極性,全麵推開住院醫師培訓工作難度較大。社會化培訓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參加社會化培訓待遇不高,需要二次擇業,學習時間長,使住院醫師培訓難以成為醫學畢業生的第一選擇,學生尤其成績好的學生仍將考研作為第一選擇,導致參加住院醫師培訓生源質量不高,部分學員中途輟學;落實社會化學員相關待遇涉及多個部門,如人事管理和社會保障,僅靠衛生部門和培訓協議規定與保護學員權益,缺乏法規依據,各部門合作難度較大。 二、遼寧省住院醫師培訓情況調研結果 為了解我省住院醫師培訓工作開展情況,對二級以上醫院作了初步調研,發放調查表200份,收回146份,涵蓋11個市146所醫院。其中沈陽地區40所,大連地區26所,鞍山地區21所,撫順地區3所,本溪地區23所,朝陽地區10所,營口地區10所,鐵嶺地區5所,盤錦地區4所,錦州地區2所,葫蘆島地區1所;二級醫院86所,三級以上57所,未評級3所;綜合醫院116所,專科醫院30所。有關調研結果如下: (一)基本情況 146所醫院共有醫師總數25909人,三級醫院15368人,二級醫院10182人。在三級醫院醫師中,副高職以上人員占39.4%,中級人員占37%, 66.5%的醫師有全日製本科以上學曆;二級醫院中,副高職以上人員占19.7%,中級人員占43.8%,31.2%的醫師有全日製本科以上學曆。全省二級以上醫院中可進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師資人數應在1.8萬人以上。 所調查146所醫院中,已開展住院醫師培訓工作的醫院有101所,其中三級46所,二級52所,其它3所,最早從1984年開始,最晚從2007年開始。絕大多數醫院開展住院醫師培訓工作沒有明確的批準部門,自稱有批準部門的醫院批準部門很不統一,包括省衛生廳科教處、市衛生局、本校或本院、醫學會等。說明我省在開始住院醫師培訓時,並沒有進行統一基地評審,對是否進行住院醫師培訓沒有統一要求和標準,是否培訓、如何培訓都由各醫院自己決定,沒有統一考核及評價機製,住院醫師培訓工作在各地區發展很不平衡。很多醫院對住院醫師培訓工作的概念很模糊。 所調研醫院近5年培訓住院醫師人數5914人,其中三級醫院3629人,二級醫院2122人。目前全省住院醫師人數約1萬餘人。 (二)培訓相關條件 1、培訓製度。所調研醫院中,80%以上的醫院有住院醫師培訓的規章製度及培訓計劃,有專人負責住院醫師培訓。但有係統的考核標準及考核手冊的醫院僅占50%左右,大部分醫院隻培訓本單位人員,少數醫院曾對“社會人”進行培訓。 2、培訓環境。70%以上的醫院病人病種多樣性、病人周轉情況、相互支持情況良好,能為住院醫師提供較為充足的臨床操作機會。 3、學術氛圍。能夠每周或每兩周進行一次主治醫師查房的醫院占所調查醫院的81.5%,進行主任醫師查房占61.7%,進行科室業務學習占46.6%,進行病例討論及死亡病例討論占28.8%,開展學術講座占24.7%。總體看來,60%以上的醫院堅持進行三級醫師查房製度,但大部分醫院並沒有很好的學術氛圍,學術活動開展情況一般。 4、教學能力。75%以上醫院認為自己醫院有很好的教學能力,對培訓工作認真,能夠有效地指導學員學習。有57%的醫院認為自己醫院有很好的科研指導能力。 5、培訓管理。82%的醫院院領導重視培訓工作,68%的醫院對培訓有充足的經費支持,60%以上的醫院認為培訓工作管理規範,整體質量較好。 三、關於我省開展住院醫師培訓工作的政策建議 (一)目前我省開展專科醫師培訓工作的有利條件 1、生源充足。近年來,醫學院校招生規模迅速擴大,醫學本科畢業生人數大量增加,為規範畢業後教育提供了有力條件。 2、衛生部重視。衛生部已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2007年成立了衛生部畢業後教育委員會,製定了《專科醫師培訓基地標準》、《專科醫師培訓標準》,印發了18個專業的《專科醫師培訓登記手冊》。這些標準的出台為專科醫師培訓的規範化提供了保障。 3、2007年在部分省份進行了培訓基地評審,遴選出涉及34個試點專科的1099個專科醫師培訓試點基地。我省現有衛生部審定的培訓基地4個,為開展專科醫師培訓提供了基礎條件。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4個專科,培訓規模577人。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26個專科,培訓規模433人。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1個專科,培訓規模292人。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13個專科,培訓規模196人。 (二)開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需要解決的問題 1、建立住院醫師培訓的有效組織管理體係 全麵開展我省住院醫師培訓首先應建立有效的住院醫師培訓組織管理體係,成立委員會或專家組,負責住院醫師培養規劃的製訂和論證,負責協調組織全省的衛生人力資源,負責統一招生、生源分配、年度及階段考核、綜合測評以及決定是否頒發培訓合格證書,日常監督管理等。組織管理體係可采取以下方案: (1)借助於全省繼續教育委員會的組織機構,在其中設專人負責住院醫師培訓工作。 (2)成立遼寧省專科醫師培訓中心,掛靠在有能力並有教學管理經驗的高校或醫院,由該部門組織專家委員會,在衛生部門領導下,負責全省住院醫師培訓的具體工作。 (3)遼寧省畢業後醫學教育委員會委員由醫療機構、高等院校、行業協會、臨床專家組成,在衛生行政部門主導下,負責住院醫師的規範化培訓。設立辦公室和專家督導組開展相關工作。 2、衛生部門與人事、財政部門溝通,聯合製定住院醫師培訓的有關人事製度、社會勞動保險管理、福利待遇等問題 (1)社會人的待遇問題,招收社會人進行培訓,本科以上人員應給予解決當地戶口,按當地人口享受醫療、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人事關係由省或市人才交流中心統一管理。各高等院校本科畢業生留校後也應納入住院醫師培訓,並將其身份“社會化”,即人事關係統一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2)人事部門應製定頒發相應文件,明確取得住院醫師培訓合格證書是晉升中級職稱的必備條件。 (3)與有關醫學院校確定住院醫師培訓與專業學位申請的有關規定。 (4)與財政部門協商培訓資金問題。據北京、華西醫院住院醫師培訓的經驗,住院醫師培訓費用約2萬/人/年(包括助學金、獎學金、醫療及養老保險金等費用)。效益好的大醫院自身可承擔此項費用。但對於效益不好的醫院,恐怕難以承受,因此難以有開展此項工作的積極性。若在全省範圍內全麵開展住院醫師培訓工作,應有1000萬左右的培訓啟動經費,用於住院醫師的工資、保險及培訓基地的建設經費。 3、基地評審標準的製定及基地評審工作 參照衛生部2007年頒布的《專科醫師培訓基地標準》,製定遼寧省住院醫師培訓基地標準。組織專家組,對全省二甲級以上醫院進行評審,確定我省住院醫師培訓基地。 4、確定住院醫師培訓細則,製定遼寧省住院醫師培訓的考核指標體係 參照衛生部2007年頒布的《住院醫師培訓標準》,確定遼寧省住院醫師培訓的內容、模式等培訓細則和相應的管理規章製度,製定遼寧省統一的考核評價指標體係以保障住院醫師培訓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