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力:劉光啟自述04(2 / 2)

1956年公私合營以後,我在字畫組繼續從事書畫鑒定和征購,業餘時間看書、看畫、做研究。當時,天津有些大家,包括軍閥政要的後代、皇族的後裔等,他們家裏收藏了不少書畫,我就經常上他們家裏買書畫。特別是1957年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成立,急需充實藏品,於是我配合博物館的需要,積極組織貨源和征購,從中發現了很多名畫,既充實了博物館的館藏,又為國家保留了一批珍貴文物。在與收藏家、書畫家的交往中,見的東西多,相處的人多,經曆的事也越來越多。同時,文物類的雜誌、期刊開始出版發行,通過閱讀,使感性的東西進一步上升為理論。特別是在書畫鑒定上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得益於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唯物辯證法的運用。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曆史觀、認識論、方法論應用到書畫鑒定中,便逐漸體會出書畫鑒定的基本原則和規律,認識到中國書畫的藝術本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科學論證的鑒定方法和鑒定思想,比如將《矛盾論》、《實踐論》等哲學著作,運用到書畫鑒定當中,既看到這一麵,又看到另一麵;既看到特殊,又看到一般;既看到優,又看到劣,反複推敲,反複研究,得出來的就是正確的結論。有的人不喜歡某某人的作品,不喜歡表現在哪些地方,這些不喜歡的地方可能就是它的特點,這樣辯證法就出來了,哲理就出來了。因此,要提高書畫鑒定水平,掌握辯證分析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必要的。這是我初到天津從征購珍貴書畫,到研究、鑒定過程中的深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