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孩子為不和諧婚姻埋單(7)(3 / 3)

同桌女生改變了她的一切

初三同桌是改變薛倩人生軌跡的關鍵人物。薛倩的父母像許多女孩父母一樣,在孩子成長中為防止出現絲毫偏差,將孩子牢牢地控製在自己的羽翼下。直到初三之前,薛倩都是乖乖女,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初三時,班裏來了一位休學複讀的女生,班主任把她們倆安排成同桌,希望薛倩能夠在學習上幫助她。開始,薛倩對同桌挺排斥,覺得她學習不上心,講吃講穿,還和年級裏許多“那樣”的同學湊在一起,議論誰和誰搞對象,保媒拉纖……薛倩希望母親出麵找班主任把同桌調開,母親當時工作忙,沒有當回事。慢慢地薛倩發現同桌也有“閃光點”——講義氣,幫薛倩找外班的同學借筆記,打聽測驗題;周圍男生說話打擾薛倩聽課,同桌會擺平那些人,為薛倩創造一個良好的聽課環境。薛倩由接納同桌,發展成依賴同桌。薛倩發覺自己的生活太單調了,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懂,同桌給她講如何吸引男生的注意力,如何擒獲男生的心,如何讓男生心甘情願地為自己賣力幹活兒,傾其所有地給自己花錢……開始薛倩像聽天書一樣找不到頭緒,但卻越來越愛聽。在同桌的撮合下,薛倩交了第一個令她驕傲的男友。男生是校籃球隊的隊長,特別帥,是許多女生的夢中情人。他們很快就熱戀了,同桌為他們“遮風擋雨”,他們約會,同桌就給薛倩父母打電話,說薛倩和她在一起。男朋友第一次提出性要求時,薛倩嚇得回不過神來,忙問同桌怎麼辦?同桌告訴她,男生往往通過女生是否同意發生性關係來衡量她對自己愛的程度,其實發生性關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雙方都會快樂,周圍已經有許多女生發生過性關係……薛倩這才知道自己孤陋寡聞,如果男友為此離開自己豈不因小失大?

在女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成年人往往密切關注她們的異性交往,生怕女兒被男生帶壞了。從發展心理學角度來講,男女兩性的成長是不同步的,女生比男生要提前兩三年成熟,所以女生被同齡男生帶壞的幾率很小。心航路教育心理機構通過對心理谘詢統計顯示,女生在成長中出現偏差,尤其是性心理和性行為上出現問題的,多是從同性朋友那裏獲取“去聖潔化”的性觀念。有的女孩自己因為各種原因,過早地發生性行為,為了減少內心的“殘破感”,會引導、鼓勵周圍的女孩也發生同樣的事情,求得自身內心的平衡。

薛倩從小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與人交往時缺乏辨別能力。初三開始時,薛倩不接納同桌,和母親談起她的情況,如果母親能夠敏銳地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了解這個孩子的情況,提醒女兒與她交往的頻度和深度,就會減少同桌對女兒的影響。遺憾的是母親疏於關心,錯過了指導女兒擇友的關鍵期。

在同桌的掩護下,薛倩的戀愛始終沒有被成年人發現,整個初三平穩度過,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重點校,男友進入專門招收籃球特長生的普通高中。暑假裏,薛倩與男友纏綿在一起,假期快結束時,薛倩發現自己懷孕了。同桌告訴她哪裏的無痛人流最便宜。男友留下500元錢就和父母旅遊去了。薛倩第一次感受到男生、女生在性問題上是不平等的,男生可以對這事完全不負責任,女生則要獨自承擔所有的風險和痛苦。幸好同桌有打胎經驗,陪她去了醫院。

開學之後,男友冷淡下來,說他們本來就不是一路人,薛倩會考上好大學,而自己前途未卜。薛倩每天用逃課來證明自己並不優秀,守在男友學校門口等他放學,直到她看到男友和她認為最知心的前同桌摟摟抱抱在大街上散步……她第一次割腕。

薛倩被父母送到醫院搶救過來後,說自己不適應新環境,學習跟不上。父母覺得女兒有上進心,忙著給她報了課外補習班。

“同桌和男友傷得你不輕呀。”我同感地回應薛倩。

“哼,賴不得人家,都是我自己傻,以後長心眼兒就是了。”薛倩露出玩世不恭的表情。

第二任男友傷她最深

在課外補習班上,薛倩認識了另一所市重點校的男生。這個男生長得不帥,但為人本分厚道。薛倩主動接近他,寫了許多信,男生終於同意與她談戀愛了。薛倩和他在一起總有強烈的性衝動,而一切發生後,她的內心又充滿罪惡感,認為被別的男生玩弄拋棄的自己玷汙了純淨的男孩。為了彌補對他的虧欠,薛倩冒著懷孕的風險,不讓他用避孕套……那陣子,薛倩沒有心思念書,滿腦子想著找機會和男友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