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家庭的孩子自卑,自信心不足,他們的家長往往意識不到。一位母親從心理輔導老師的嘴中得知自己的孩子很自卑後,感覺非常詫異:“怎麼會呢?我的孩子怎麼會不自信呢?他簡直就是一個‘混世魔王’。他在家生氣時,能把垃圾桶踢碎了!”
改變“犬子”,“虎父”需作更多努力
第一,預防最重要。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平時的言行舉止。有些言語,即使不指向孩子,也應該注意表達的方式。因為父母在家裏表現得不可一世的樣子,這對孩子本身就是一種挫傷。作為父母,你的言行24小時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因此,做個好表率很重要。不要等孩子出現問題時才想到要解決問題,孩子的問題行為一旦形成,修正起來就非常困難。
第二,不做無意義的比較。做父母的尤其要認識到這一點,自己當年創業奮鬥的環境與現在孩子所處的環境不一樣了,二者沒有可比性,比較隻會讓孩子更加壓抑。
第三,認真檢視自己的婚姻。“婚姻打噴嚏,孩子會感冒。”孩子的成長健康與否,與夫妻的婚姻質量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個失敗的婚姻,成年人容易走出來,但孩子卻不容易走出來。因此,別讓孩子為父母不和諧的婚姻埋單。
第四,父母應了解孩子成長中的心理變化。無論工作多忙,父母都應多陪在孩子身邊。其實,孩子得到父母及時的關愛,是他內心安全感和自信心的主要來源。造成“虎父犬子”的根本原因,往往是父母之愛缺失而造成的。有些父母把孩子送進昂貴的寄宿學校,或者把教育孩子的任務扔給家教或保姆,孩子會有被遺棄的感覺。而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後,有些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所在。有位母親說:“我在孩子成長中投入了那麼多的錢,可他居然還這樣?”沒有情感的交流,單單花錢是遠遠不夠的,甚至效果和目標是恰恰相反的。
當母親將兒子當作自己生命中的那個男人……
老公的情感因為各種原因從家庭中走開了,或是忙於事業,或是常年在外地,或是將心留在他母親身邊,或是又遇到新的女性……妻子最先的感受是失落、掙紮,希望與那個將老公從自己身邊帶走的力量進行較量、爭奪,但當一切努力沒有結果時,她就放棄了,將自己的情感全部投入到另一個男人身上——自己的兒子。兒子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她的每一個神經。她對兒子的愛既像母親,但更像情人。
為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母親忍辱負重
劉安妮是電台生活廣播“麗珊熱線”的聽眾,她打來電話,希望我能夠宏觀地講講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當我詢問她與孩子溝通的具體困難時,她馬上閃爍其詞,讓我不得要領。我感覺到她有不便在直播節目中袒露的難言之隱,於是建議她可以發郵件到我的郵箱,將自己的問題表達清楚,以便我的心理支持更有針對性。她千恩萬謝之後,卻遲遲未發郵件。過了一段時間,她又將電話打進直播間……幾次反複後,她在導播的建議下與我進行了麵談。
盡管劉安妮瘦削得令人擔心,但依稀看出她曾擁有美貌。“我是有病亂投醫,親戚們都知道我被兒子快折磨瘋了。前些天我去找一個特別靈驗的算命大師,所以沒有及時給您發郵件。大師說我上輩子觸犯了天條,這個兒子是上天派來懲罰我的……”我真切地感受到與兒子不和諧的溝通,已經剝奪了她理性思考問題的能力。
到心航路心理機構求助的母親有89%接受過中等以上教育,她們大多擁有穩定而體麵的職業,有相當一部分是事業上成功的女士。這個統計數據既說明目前的心理谘詢還是一種比較高的消費,能夠享受這種服務的還是小眾;也說明了受教育程度高的母親對孩子的成長寄予更大的希望,事業的順利和成功使他們難以麵對不成功的孩子。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強烈的成人感使他們不再聽任父母的主觀安排,有的母親就會一改工作中的精明,變得過於感性,極易受暗示,甚至將問題的解決寄托到算命師父,或是臨時抱佛腳,情緒被外界所掌控,無意中會將親子溝通困難升級。
劉安妮的兒子薑鵬上高中一年級,他曾經是媽媽最貼心的人,是媽媽維持不幸婚姻的唯一支柱,現在卻迷戀網絡、談情說愛、不聽教化、暴打母親……劉安妮開始講述她與兒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