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緊張的母親如何麵對校園霸王的兒子
虛榮心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天敵,因為有虛榮心就會對孩子拔苗助長,就會陷入盲目攀比之中,還會無視孩子的求助,而一意孤行。
品學兼優的兒子成了校園霸王
第一次見到高英時,我明顯感受到她焦慮背後的強勢。高英的兒子劉澤智曾對她言聽計從,周圍人在稱讚孩子的同時,也常表示出對母親的羨慕。
小學是劉澤智最輝煌的時代,雙百、鋼琴八級、小主持人、十佳少年……劉澤智一樣也沒落下。學校邀請高英給學生家長介紹教子經驗,高英很驕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我的信念,其實每個媽媽隻要多用心、多監督、講落實,都是可以做到的。”
小學畢業,劉澤智很順利地被保送到重點初中。之前的班長經曆使他對班主任的意圖心領神會,並且給予積極準確的回應。高英特別喜歡去學校,享受那種被老師稱讚的感覺。初二下學期劉澤智的成績有些下滑,高英果斷采取措施,兒子的成績很快又上去了。
中考結束,劉澤智直接進入省重點高中。
高英本以為兒子的人生已經駛入快車道,卻不想進入高中後,劉澤智出現嚴重的環境適應不良。他和老師有矛盾,與同學格格不入,回家就唉聲歎氣,說自己應該留在母校,不該攀這個高枝。
高英鼓勵兒子:“你就是最棒的!我的兒子肯定是最棒的!”劉澤智仿佛被激勵了,每天都說在學校補課,很晚才回家。高英暗自高興。一天晚上下暴雨,高英去學校接兒子,才知道劉澤智每天放學直接去網吧。“在網吧發現他時,我盡力控製自己不衝過去,生怕他以後就破罐破摔了,我站在網吧門口,任淚水靜靜地流……”
高一下學期,一次偶然事件,劉澤智被一群社會青年誤打受傷。從此以後,他似乎變了一個人,由原來的“乖孩子”變成了“激憤哥”。他幾乎和所有任課老師發生過衝突,並恐嚇老師不準告訴家長;看哪個同學不順眼抬手就打,全校各個年級的同學都被他打遍了;有些學生還投靠在他的名下,稱他為“老大”,為了保護“小弟”,他更有打架的理由了;就連走在馬路上,他都要和陌生人打架,每次打架一定把對方打流血……
走投無路的高英遍訪高人,有人指點她說孩子是來“討債”的,高英心裏“平和”了許多。兒子每次把人打傷,她都毫無怨言地去付醫藥費,認為“債還清了,兒子自然就好了”。母親的態度使劉澤智更加有恃無恐,高英難以相信這就是曾經帶給她驕傲的兒子。
心航路教育心理機構對學生心理問題成因的統計顯示,新環境適應不良占全部谘詢量的54%,而曾經有過優秀生經曆的學生更是易感人群。由原來的“唯一”變成新環境的“之一”,強烈的心理落差給他們造成挫敗感,有的學生悲觀地認為“大勢已去”,甚至覺得新環境中的人都存心和自己作對,這無疑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隱患。
兒子的學業是母親的“無形資產”
“高女士,孩子優秀生的經曆也會寵壞父母,父母習慣了被稱讚、被學習,別說孩子出了問題,就算孩子成為班裏的普通一員,父母都會有心理落差……”
高英沉默了。過了一會兒,她說:“其實,我和您是同行,並且我在當地很有名氣。”
高英說,自從劉澤智小升初被保送到全市最好的初中之後,邀請她作報告的學校越來越多。一家出版社把她包裝成“教育專家”,還出了書,到處去宣講。許多家長信服高英,將她的話奉為教子良言。到了後來,高英幹脆放棄了一直不太喜歡的會計工作,全力以赴地進軍家庭教育領域。
兒子學業上的成功一直是高英創業的無形資產。兒子升入省重點高中,又成為高英頗具說服力的新賣點。可現在,兒子的學業每況愈下,高英陷入深度焦慮之中——沒有穩定的工作,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給別人講課的資格……她內心充滿了對兒子的怨氣。
“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可兒子的不爭氣就像烏雲壓境。每當家長問我:‘您的兒子肯定很優秀吧?’我就無言以對。他怎麼就不明白呢?他的狀態不僅關係到他個人,還關係到我的發展,關係到家裏未來的經濟狀況……”
我告訴高英,孩子的成長是動態的,而且學業上的成功也有多種多樣的原因。我們不能因為孩子獲得階段性成功,就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推崇備至;也不能因為孩子遇到暫時的困難,就開始否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