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的智者諸葛亮41(2 / 2)

主子的地位升級之後,做奴才也總該跟著提升一下身份。於是益州的那班人一個個都升官加爵了。

王太子,劉禪。

太傅,許靖。

尚書令,法正。

前將軍,關羽。

右將軍,張飛。

左將軍,馬超。

後將軍,黃忠。

劉備能夠順利攻取漢中,法正立下了第一功,劉備封他為尚書令,實際上就是丞相的職位。五虎上將除了虎威將軍趙雲之外,全都冠以前後左右的榮譽稱號,劉備為什麼這樣子安排,實在令人費解。

至於諸葛亮,仍然做他的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內務部長和後勤部長,在劉備集團中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落於法正之後。可見此時諸葛亮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跟荊州之時相比,已經漸漸沉淪下去了。莫非在征討漢中之時,向諸葛亮緊急求援,諸葛亮卻反應遲鈍,由此引起了劉備的猜忌?

在劉備兩次最重要的軍事行動中,益州之戰和漢中之戰,劉備都沒有帶上諸葛亮。這多多少少表明,劉備對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不太信任了。劉備對諸葛亮的信賴連龐統也比不上,更遑論謀主法正了。曾經策劃出“草廬對”這麼一個宏偉壯觀的戰略構想,而如今的地位卻是如此的微妙、尷尬,這叫諸葛亮情何以堪?

但諸葛亮就是諸葛亮,為了自身的理想,他是決計不會有任何顧慮的。

劉備即位為漢中王,定都南鄭。但隻是對漢中主權的一個宣示,畢竟還是要回成都的。可是回去之後,漢中這麼一個極其重要的北伐前沿要交給誰,成了最為人矚目的大事。

論重要性,漢中足以與關羽鎮守的荊州相提並論。既然荊州給了二弟關羽,那麼漢中非三弟張飛莫屬了。這似乎一點懸念也沒有,就連張飛自己也信心滿盆,甚至做好接手漢中的心理準備。

沒想到劉備臨門一腳,火線提拔牙門將軍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令眾人大跌眼鏡。劉備用人就是如此鬼神莫測。

回到成都之後,為了更有效管轄漢中這塊寶地,劉備下令從成都到白水關一千五百裏之間,沿途設置了館舍、築起了亭障,一共有四百多處。

此時的劉備仿若天上的炎日,傲然藐視著整個大地。是啊,經受過那麼多苦難,如今霸業已成,統一全國指日可待,忍氣吞聲、仰人鼻息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難道還有必要像過去那樣深藏不露、韜光養晦嗎?一個人活在世上,該抬起頭的時候就應該像一朵寒冬的梅花,驕傲地揚起高貴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