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那曹操奉天子之令以號天下,抗拒曹操就是違逆天子,大逆不道啊!再說樊城的劉備跟曹操相比,就像天上的白雲與地上的汙泥,根本就打不過曹操。將軍還不如投降算了!
另一個又說,將軍啊,劉備一代梟雄,狡詐異常。如果劉備打不過曹操,將軍活不下去。如果劉備僥幸戰勝了曹操,將軍也活不下去,遲早都會被他吞吃了。
劉琮是個沒主意的人,蒯越和傅巽的話聽得劉琮心裏發怵,越想越害怕,幹脆投降曹操吧!可是對劉備、諸葛亮心存恐懼,所以就瞞著他們準備各項投降的事宜。
九月,曹操的大軍到了新野。本以為劉備和諸葛亮很會用兵,迎接他的將是猛烈抵抗。沒想到讓曹操納悶的是,不但沒有碰到一個兵,反而迎來一大幫手舉白旗乞降的荊州官員。這才知道劉備早逃到樊城去了。
新野一陷,襄樊門戶洞開。兵貴神速,曹操馬不停蹄地直奔襄樊而去。一是怕夜長夢多,唯恐劉琮有變,要盡快接收襄陽城,落袋為安的道理曹操還是懂的。二是不將劉備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除去,曹操就不安心。當年煮酒論英雄之後讓劉備逃跑了,曹操懊悔得腸子都青了。劉琮投降之後,就等於把劉備堵在牆角,插翅難飛了。此時不除,更待何時?
於是曹操晝夜不停,疾馳南下,目標隻有一個:襄樊。
在樊城的劉備還蒙在鼓裏,整日裏翹首盼望著劉琮請他去襄陽商討抗曹大計。可是一連幾天,襄陽那邊一點動靜也沒有,劉備和諸葛亮這才預感到將攤上大事了,於是派人過去問候一下劉琮。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劉琮讓部下宋忠通知劉備和諸葛亮,趕快把屋子打掃幹淨,準備恭迎曹操的到來。
猶如響起了晴天霹靂,劉備又驚又懼,罵得口沫橫飛,你們這些臭小子暗地裏幹的什麼偷雞摸狗之事!想投降,也不早點放個屁。如今事到臨頭了,簡直是害死我了!氣得劉備拔起大刀,就要砍下宋忠的腦袋瓜,大罵說,現在就是把你的頭顱砸碎,也難以泄我心中之恨!要是還想活命,快滾吧!
趕走了宋忠,劉備連忙喚來諸葛亮、徐庶、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緊急商議對策。
有人建議,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殺了劉琮,奪了襄陽城。
劉備涕淚齊流,劉表跟我同為劉姓之後,情同兄弟,生前曾經屢次托孤於我。如果我背信棄義,以後黃泉之下怎麼向劉表交代?再說奪了襄陽城,曹操來了,照樣不守。如今事態危急,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大家逃吧!
有人又問,要逃往哪裏?
劉備絕望地搖搖頭,眼裏充滿了迷茫,一直往南撤吧!能走多遠,就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