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都城內,曹操目不轉睛地盯著牆壁上的一幅地圖。他迅速地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這個圈子裏有劉表、劉備兩個人的名字。曹操的終極目標是消滅割據長江中下遊的孫權。這個江東小霸主依仗長江天險,肆無忌憚地蔑視自己。要想消滅孫權,就必須突破長江天然防線,而荊襄就是一個極好的突破口。
曹操站在大殿之上怒吼一聲,活捉劉備、劉表,奪取荊州!
曹操辦事一向雷厲風行,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十幾萬大軍就像馬蜂般湧入了許都以南的狹窄地帶,兵鋒直指荊州。
雖然在世人眼裏,劉表是一個不圖進取的窩囊男人。但是曹操卻很謹慎,荊州也可以說兵多將廣,物產豐盈。劉表不圖進取,那是他不願意貿然進攻,並不等於他不善於防守。何況現在新野的劉備勢力也不容小覷。所以怎麼打荊襄,曹操心中還是沒有譜,他甚至做好再打一場像官渡之役那樣的硬仗。
曹操的大軍師荀彧認為,官渡之戰差點兒功虧一簣,就因為跟袁紹長期對決,糧草不繼。所以打荊襄貴在速戰速決,以一個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得劉表、劉備措手不及。為此荀彧建議,大軍沿著南陽跟葉縣之間的淯水長驅而入,先擊破新野的劉備,然後全力進襲襄陽城。
曹操看了一下地圖,呀!荀彧這個人不愧為自己的首席參謀長。淯水河穀就是一條極好的通道走廊,非常便利於大軍團的行進。沿此南下,必能勢如破竹。劉備與諸葛亮再厲害,也不過是一粒硬桃核,焉能承受住曹操十幾萬大軍重拳砸擊?
大兵壓境,劉備很著急,諸葛亮更著急。可怕的一天終於來了,毀滅大帝曹操馬上就要殺到了。部署在新野的劉備萬餘人馬根本就抵擋不住曹操的十幾萬大軍。一旦新野失陷,荊襄的大門瞬間洞開,襄陽的淪亡那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可憐無數的荊州老百姓又將重蹈老家山東的覆轍,慘遭曹操大軍鐵蹄的肆意踐踏蹂躪。為了避免覆亡,再加上劉表奄奄一息,危在旦夕,劉備跟諸葛亮決定,把大軍收縮到樊城去,與襄陽形成掎角之勢,準備跟劉表合力,打一場轟轟烈烈的襄陽保衛戰。
但是此時的襄陽城內卻亂成了一鍋粥,誰也無心去考慮曹操的侵略。一大幫人正為劉表死後的繼承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劉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按正常規則,劉表死後,荊州牧的位置應當輪到長子劉琦來坐。可是劉表的老婆,也就是蔡諷的女兒,疼愛次子劉琮,還把自己的親侄女許配給他,所以蔡瑁等人都傾向於劉琮。現在趁著劉表還沒有斷氣,沒日沒夜地在劉表麵前詆毀劉琦,要求立劉琮為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