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的智者諸葛亮12(1 / 2)

第二章、初出茅廬 5、都是舅舅惹的禍

於是劉備毫不猶豫地把諸葛亮聘請回家。諸葛亮一點也不含糊地接受了劉備的聘請。本來他就準備轟轟烈烈地幹出一番大事業,隻是找不到效忠的人而已。水鏡先生司馬徽不是要他耐心等待英主的來臨嗎?眼前的這個劉皇叔,相貌奇特,雄心飛揚,坦誠虛心。再想想自己已二十有七了,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如果再不輔佐劉備,那真要老死山林了。於是諸葛亮也是毫不猶豫地跟著劉備,帶上了醜媳婦黃氏,走出臥龍崗的草廬,來到了新野,開始了波瀾壯闊的一生。

可是一到了新野,看到劉備的部隊稀稀拉拉的,就那麼一點點。缺兵少糧,像樣的戰馬沒有幾匹。

諸葛亮眉頭緊皺地看著劉備,就這麼一點人馬,各個羸弱不堪,手中的兵器也都是鏽跡斑斑,還不夠曹操塞牙縫,以後怎麼攻打天下?

劉備一副苦瓜臉,尷尬地搖搖頭,哥也犯愁啊!要是我像曹操那樣傭兵百萬,良將千員,糧草堆積如山,戰馬太多了,為了省點草料,隻好宰了吃,那我還有必要三番兩次地降低身份把你請出山嗎?

諸葛亮想了一想,也是。安慰劉備說,偉大的事業總是從平凡起步的。當年漢高祖發跡之時,才一個亭長。曹操己吾起兵,也不過數千人。事物總是在發展變化之中,關鍵在於目標正確,才能夠牢牢抓住機遇,從無到有,不斷地壯大起來。

於是諸葛亮憑著自身的聲譽,以自己的人格做擔保,向南陽的大佬晁氏借貸了千萬錢,用來招兵買馬,壯大實力。短短幾個月之間,劉備的兵力就超過了一萬。再加上訓練有素,能征善戰,讓劉表和蔡瑁等人也刮目相看,再也不敢對劉備評頭論足了。

劉備也因此日益看重諸葛亮,兩人形影不離,食則同桌,寢則同床。劉備的結拜兄弟關羽、張飛打破了醋壇子,看在眼裏,恨在心裏。本來兄弟三人一條心,誰也離不開誰,突然插足了一個第四者,活生生地把兄弟三人拆分開來,氣得關張二人就要猛揍一頓諸葛亮。

劉備卻以生物學理論來教育他們,植物是離不開陽光的,魚兒是離不開水的。如果說我是一棵草、一條魚,那麼諸葛亮便是陽光、水,說得關張二人啞口無言。

建安十二年,也因此成了劉備一生中最為關鍵的轉折之年。這一年他雙喜臨門,一是得到了賢才諸葛亮,二是甘夫人生下一個兒子——劉禪。

眼見著自己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劉備心裏沾沾自喜。隻要假以時日,自己就會像平地上突兀而起的一棵參天大樹。到那時候,就不必再依靠任何人了,也不會再恐懼任何人了。劉備甚至做起美夢來,夢見自己騎著高頭大馬,風風光光地走進了長安城。

可惜劉備的美夢很快就被曹操打破了。徹底剿滅北方的割據勢力之後,致力於一統大業的曹操開始把視線轉移到南方去。他首先把目光放在荊襄的劉備和劉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