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奢侈之風(2)(1 / 3)

這個故事也許不一定完全屬實。但它對人物的刻畫還是很生動的。我以前老是不明白,《世說新語》的作者為什麼這個“斬美勸酒”的故事會放在《汰侈》篇?奢侈和殺人有什麼關係呢?後來我才想明白,在石崇這些富豪眼裏,美人不過屬於私有財產,而且是“性價比”最高的財產,如果讓美人勸酒不算豪奢,那麼用殺美人來勸酒,就顯得豪氣衝天、駭人聽聞了!石崇這些富豪們,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製造轟動效應,好炫耀自己的富貴和豪奢。什麼叫為富不仁?這就是為富不仁。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金錢使人墮落,權力使人腐敗,墮落和腐敗的極限是人將不人,國將不國。

鬥富比賽

不光石崇喜歡炫耀財富,當時的許多高門豪族都是如此。當時雖然沒有什麼“富豪榜”之類的東西,但是富豪們都奢侈浪費上在明爭暗鬥,爭先恐後。

有個叫王愷的富豪,是石崇最有力的競爭對手。王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舅舅,屬於皇親國戚,當然“不差錢”。此人生性豪奢而好鬥,非要和石崇爭奪“敗家子”的頭把交椅不可。兩個人先後進行過三次PK,一次比一次激烈,一次比一次荒唐。我們先看第一次:

王君夫以飴糒澳釜,石季倫用蠟燭作炊。君夫作紫絲布步障碧綾裹四十裏,石崇作錦步障五十裏以敵之。石以椒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

王君夫就是王愷,石季倫就是石崇。這次pk都在各自的莊園裏,屬於暗鬥。共有三個回合。第一回合發生在廚房:王愷為了顯示富有,自家的廚房裏擦洗鍋子不用水,竟然用飴糖和幹飯!這哪是刷鍋呢,分明是糟蹋東西。石崇也不示弱,他家燒飯不是用柴火,而是用蠟燭!有點像咱們現在用的固體酒精。一頓飯不知道要用掉多少根蠟燭。這是第一回合,不分勝負。

第二回合發生在莊園裏。王愷在自己的莊園裏做了一條步障,步障是一種帷幕,貴人出門的時候張設在道路兩側,可以防止風沙灰塵,也可以避寒,當然也有隔離內外,保護隱私的作用。王愷的步障是用紫絲布做的,裏子用的是名貴的碧綾,這還不算什麼,關鍵是步障的長度,有多長呢?四十裏長!石崇知道了,也做了一條步障來和他抗衡,料子用的竟是名貴的錦緞,長度也創了新高,竟有五十裏長!從這一回合中我們可以得出兩條信息:第一,二人的莊園都很大,大到我們難以想象。第二,兩家的莊園經濟都不錯,特別是紡織業尤為發達,否則怎麼做出這麼長的步障呢?這一回合顯然是石崇占了上風。

第三個回合是石崇率先發難。他家裏搞裝修,塗牆的時候不是要用塗料嗎?他家用的不是一般的石灰油漆,而是用名貴的花椒加工成泥狀作為塗牆的塗料!王愷知道了,就用更稀有的赤石脂做塗料塗牆,寸步不讓。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一回合王愷算是略勝一籌。

這是第一次PK。基本上是各自為戰,“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場麵上還算比較斯文。接下來的第二次PK就不一樣了,甚至還有點“諜戰片”的味道:

石崇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恒冬天得韭蓱齏。又牛形狀氣力不勝王愷牛,而與愷出遊,極晚發,爭入洛城,崇牛數十步後迅若飛禽,愷牛絕走不能及。每以此三事搤腕,乃密貨崇帳下都督及禦車人,問所以。都督曰:“豆至難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韭蓱齏是搗韭根,雜以麥苗爾。”

複問馭人牛所以駛,馭人雲:“牛本不遲,由將車人不及製之爾。急時聽偏轅,則駛矣。”愷悉從之,遂爭長。石崇後聞,皆殺告者。

石崇家裏有三件事讓王愷憤憤不平,很沒麵子。哪三件事呢?第一件,是石崇家請客,為客人準備豆粥,速度非常快,這邊剛發出命令,不一會兒下人就把熱騰騰、香噴噴的豆粥端上來了。效率很高。第二件,是在石崇家裏做客,就是大冬天,也總能吃到韭菜和艾蒿切碎做成的醃鹹菜。大家知道,今天有塑料大棚了,韭菜和艾蒿冬天不難吃到,可是在一千多年以前的西晉,這樣的事很難辦到。但石崇就辦到了。這說明石崇莊園的“菜籃子工程”搞得不錯,而且很可能掌握了蔬菜和食物的保鮮技術。第三件事,是石崇家的牛,論外形論體力,都不及王愷家的牛,可是奇怪的是,每次石崇和王愷一起出遊,兩人比試誰能搶先進入洛陽城時,石崇的牛總能在最後幾十步的時候,健步如飛,竟能像飛鳥一樣,迅速超過王愷的牛,王愷的牛拚盡全力也追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