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美容之風(1)(1 / 3)

美男如玉

“看殺衛玠”

西晉永嘉六年,即公元312年6月的一天,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城裏,發生了一件讓後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一個好端端的大男人,因為長得太漂亮,竟然被當時熱情如火的南京市民給活活看死了!

大家一定感到納悶:隻聽說過有病死的,有老死的,有自殺的,有被殺的,有遭遇不測死於非命的,還從來沒聽說過有被“看死”的!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個男人究竟是誰?他怎麼有這麼大的魅力?為什麼那個時代會發生這樣的事?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風氣?和我們今天又有什麼不一樣?……不用說,這一連串的問題都是值得我們好好探討的。

其實,史書和文獻對這件事的記載比較模糊。最早記錄這件事的是那部書呢?就是六朝誌人小說名著《世說新語》。《世說新語》這部書,很值得推薦給大家看一看,它成書於南朝劉宋年間,作者是當時的臨川王劉義慶。此書記載了從漢末到東晉近三百年間,上流社會那些王公名士的嘉言懿行,奇聞軼事,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傳世名著,許多大師級的人物都對這本書推崇備至。譬如,魯迅先生就在《中國小說的曆史的變遷》中稱《世說新語》為“一部名士底教科書”,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在《論風流》一文中,也把《世說新語》當作“中國人的風流寶鑒”,而大翻譯家傅雷先生對此書更是愛不釋手,他在寫給傅聰的信裏說:“你現在手頭沒有散文的書(指古文),《世說新語》大可一讀。日本人幾百年來都把它當做枕中秘寶。我常常緬懷兩晉六朝的文采風流,認為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高峰。”(《傅雷家書》)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為什麼這些一流的文化人如此喜歡《世說新語》呢?因為這部書不僅富有文學、史學乃至哲學的價值,而且記載了許多特立獨行的人物和精彩紛呈的故事,讀之如行山路,移步換景,目不暇接,美不勝收!順便說一句,為《世說新語》做注釋的是南朝梁代的史學家劉孝標,劉孝標的注征引浩繁,一出世便成為文化史上的經典,與裴鬆之的《三國誌注》、酈道元的《水經注》、李善的《文選注》合稱“四大古注”,澤被後世,影響深遠。

《世說新語》共有36個門類,其中有個門類叫做《容止》。“容止”,顧名思義,就是容貌舉止。我在學校開《世說新語研究》課程時,曾問學生為什麼選這門課,有一女生率爾對曰:“聽說《世說新語》中有一篇專門寫帥哥,我就是衝著帥哥來的。”一座皆笑。其實她說的沒錯。《世說新語·容止》這個門類,的確記載了許多帥哥美男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這位被“看死”的美男了。世上的事就是這麼奇怪:你長得太對得起觀眾,觀眾隻好對不起你了!

那麼,這個美男到底是誰呢?他的名字叫——衛玠。提起衛玠,一般人可能不甚了了。但是,如果時光倒流回到1700年前,一提起衛玠這個名字,恐怕會比現在的一些娛樂明星更易引起轟動效應。為什麼?因為衛玠不僅是魏晉時期最著名的清談家,他還是當時數一數二的美男子!

衛玠到底有多美呢?說起來也很有意思。史書記載說,衛玠小時候,大概也就五六歲吧,就曾因為長得俊美而造成交通擁堵。有一次,他乘坐一輛羊車來到京城洛陽城中的鬧市區,沒想到,所到之處,立馬引起人群的騷動。看見他的人都說:“這是誰家的玉人啊?”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幾乎全都城的都跑來圍觀。後來就留下一個典故,叫做“羊車入市”。可見,衛玠小時候就已經體驗過被人“看”的滋味了。這幾乎是他後來在南京城裏的遭遇的一次“預演”和“彩排”。

我們知道,古時候沒有照相技術,所以史書上介紹衛玠的美,隻能用烘托法,或者是反襯法。衛玠的舅舅驃騎將軍王濟(字武子),也是個有名的美男,可是他每次見到外甥衛玠,就感歎地說:“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就是說,衛玠就像珍珠美玉在旁邊一樣,讓他舅舅王濟覺得自己黯然失色。成語“自慚形穢”就由此而來。還有一次,王濟對人說:“與玠同遊,冏若明珠之在側,朗然照人。”——與衛玠一起遊玩,感覺就像有顆明珠在身邊一樣,光彩照人。可見衛玠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一種極具轟動效應和殺傷力的美,他是真正的陽光男孩,讓人不敢正視,還想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