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榮譽激勵
榮譽,表明一個人的社會存在價值,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拿破侖非常重視激發軍人的榮譽感,他主張對軍隊“不用皮鞭而用榮譽來進行管理”。為培養和激發官兵的榮譽感,拿破侖對於立了戰功的官兵,在加官晉爵、授予勳章時,總要在全軍廣泛地進行通報,激發所有官兵為榮譽而勇敢戰鬥。
(5)逆反激勵
這種方法並不是直接從正麵鼓動人們去實現某項目標,而是向他們提示或暗示與此目標相反的另一結果,而這種結果則是他們無法接受的,從而使他們義無反顧地向著既定目標前進。逆反激勵是一種更具有藝術性的激勵方法。例如,諸葛亮為了激將周瑜和其聯合抗曹,故意裝作不知道喬員外的兩個女兒分別是孫權兄長和周瑜的妻子,對周瑜說曹操來犯是為了得到喬家二女,把喬家二女送給曹操就能和曹操講和,從而激起了周瑜憤怒、誓死抗曹。
(6)許諾激勵
帶兵者的許諾激勵是適應下屬心理需要來激發其積極性,從而實現工作目標的一種激勵形式。帶兵者的許諾一般采取公開許諾和個別許諾兩種形式。公開許諾是指領導在公開場合向下屬進行的許諾。個別許諾是指帶兵者對某人私下進行的許諾。許諾必須正確運用,才能達到激勵下屬的目的。怎樣才能掌握許諾激勵的方法呢?有以下幾個原則必須堅持:一是準確性原則。準確性體現在兩個方麵:第一,許諾的內容要準確,沒有100%的把握,絕不能許100%諾;第二,許諾的範圍要準確,不能無邊無沿。二是適度性原則。就是主觀的許諾要符合客觀事物本身的度,即掌握分寸,恰到好處。三是公平性原則。帶兵者許諾時,一定要有一個公平的尺度,不能亂開口子亂許諾,或賞不當、罰不公,這樣才能把每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四是針對性原則。“盲人不會因為你送給他鏡子而感謝你”,帶兵者應深入細致地掌握好下屬的不同需要,有針對性地許諾。
(7)物質激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物質需求和經濟利益。物質激勵就是通過滿足個人物質利益的需求,來調動其完成任務的積極性。例如,盡管拿破侖說過:“金錢並不能購買勇敢。”但為了保護部隊的高昂士氣,他總是慷慨地給立下戰功的官兵賜以物質獎賞。僅在征服普魯士、打敗沙俄而簽訂《提爾西特和約》後,拿破侖一次獎給達烏元帥100萬金法郎,貝爾蒂埃元帥50萬金法郎,內伊元帥30萬金法郎,其它的元帥和軍官以及所有實際參加了戰鬥的官兵,都得到了獎賞。我們並不一概排斥物質激勵,但要分清個人正當利益與個人主義的界限,物質激勵與單位物質刺激的界限;要寓物質激勵於精神激勵之中,善於把下屬個人的眼前經濟利益和人民長遠的經濟利益融為一體,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物質激勵的積極作用,達到激勵人們積極性的目的。
(8)氛圍激勵
戰前,向部隊宣傳侵略者的暴行、人民遭受的悲慘境遇,部隊隆重舉行誓師大會、寫決心書,給部隊播放《義勇軍進行曲》、《血染的風采》、《再見吧媽媽!》等戰鬥歌曲等等,用戰鬥氛圍激勵戰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