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提高說服力的藝術(1)(2 / 3)

帶著“他心裏到底怎麼想的?他到底為什麼不答應?真正的理由到底是什麼?”等問題去傾聽。

帶兵者傾聽時一是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使傾訴人感覺可親、可信和可靠;二是要對對方的需要表示出興趣,帶著理解和尊重進行傾聽;三是集中精神,全心投入,專注地傾聽,不能左顧右盼而言他;四是尤其對待抱怨,要聞過則喜;五是要有互動,邊聽、邊問、邊答,邊引導話題,談話到一個段落時,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再讓他發揮下去;六是多傾聽,少發言,不要打斷對方;七是要抓住談話時機因勢利導說服、引導和教育部屬;八是使用口語,使用“呃”、“噢”、“我明白”、“是的”、“有意思”等來認同對方的陳述,用“說來聽聽”、“我們討論討論”、“我想聽聽你的想法”、“我對你所說的很感興趣”等,來鼓勵說話者談論更多內容;九是適當運用肢體語言,如偶爾點點頭,換個姿勢或傾身向前,恰當的時候微笑一下或搖搖頭等。

戴爾·卡耐基說:“增強影響力的秘訣不在表達,而在傾聽,大部分的人花費太多的時間滔滔不絕地想要說服他人。其實,不如讓他們自己說出來。畢竟,他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事業或問題的人。因此,多問問題,聽他們怎麼說。”卡內基又說:“如果你不讚同他,你可能會很想打斷他的談話。不過,最好還是不要做這樣危險的事。如果他們心中還有許多意欲一吐為快的事,他們多半也不會注意你的。何不保持開放地耐心傾聽?真誠地鼓勵他們淋漓盡致地表達他們的想法吧!”

會說的不如會聽的。善於傾聽的人,說服力最強。

言語不在多要切中要害

聞名於世的美國諷刺小說作家馬克·吐溫,曾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馬克·吐溫走進一家教堂聽一個牧師的說教。說教的目的是讓人們為這家教堂募捐。

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有力量,也很感人。於是,馬克·吐溫下定決心,待會兒捐錢的時候把自己口袋裏的錢全掏出來。

可是,十分鍾過去了,牧師還在滔滔不絕地講著。這時,馬克·吐溫已經覺得牧師講得不如先前那麼生動,那麼感人了。他開始有點心煩了,於是,他又下定決心,待會兒捐錢的時候,隻把自己口袋中那些零錢給他們,留下那些整鈔。

但是,又一個十分鍾過去了,馬克·吐溫已經不耐煩了。可那位牧師仍舊唾沫星亂飛,而且還沒有住口的意思。這時,馬克·吐溫覺得他講得一點也不怎麼樣,甚至開始憎惡那位牧師。所以他對自己說,待會兒我隻好一毛不拔了。

等到牧師終於講完,托著收款的盤子來到馬克·吐溫麵前的時候,馬克·吐溫忍無可忍,出於對牧師的厭惡,不但沒有捐錢,還從盤子中拿走了兩元錢。

一般人都有這樣一個心理:對一些事情都是剛開始有點耐性和興趣,時間越長這種耐性和興趣就越小。所以,領導講話時,切忌官腔十足,空話、套話一大堆,這樣你的聽眾會耐不住性子,你的講話持續時間越長,聽眾對你的反感越強。

如何才能使你的聽眾對你的講話感興趣,使他們緊緊地跟著你的思路走,這是每個領導都要認真考慮的。首先,你要切中要害,讓他對你的話題感興趣,然後,深入淺出,用最簡練的語言來表達你的思想。切忌空話、套話,更不要用空洞的口號,要多用充滿人情味的話去打動他、感化他。《我有一個夢》、《獨立宣言》等感動世界的著名經典演講都不太長。

動聽的語言,往往是言簡意賅的語言。

區分對象

要針對不同性格需求和利害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語言來增加帶兵者的說服力。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部屬個性強,有的部屬感情比較脆弱,有的自尊心很強等等;而且每個部屬的動機需求也不盡相同。做思想工作要對症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而帶兵者在批評教育和說服部屬時,如果不顧及對方的觀念、立場,硬要對方接受你的想法,必然會遭到抗拒。所以,首先一步是要全麵了解對方的觀念、立場,考慮對方的想法,針對部屬的不同個性和需求,然後,把自己優異的一麵融化進去,還要敏感地感覺到他一時的情緒、心態,尋找出對方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和語言,設法使對方自然而然地加以承認,才能收到好的說服效果。你唯一能使部屬聽從你領導的方式,就是給他所需要的東西。滿足人的需要是調動下屬積極性的最為有效的方式,如果你想釣到魚,就要先問問魚想吃什麼;如果你想要采蜂蜜,那你就不要把蜂巢弄翻,隻有這樣才能達到你想要達到的目的。請看下麵一個對症下藥地做思想工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