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初露鋒芒(1 / 2)

青獅鎮雖然街不長,鎮不大,但卻是曆來兵家必爭之地,因為此鎮靠近大別山脈,大別山脈山連山峰接峰連綿不斷,它連接大別山三十二峰,四十八寨,是大別山主峰下老山區腳下的一個古鎮。此鎮一麵靠山,一邊靠水,水有七裏湖,八裏港,湖連湖,港連港,湖港相連,中間有一條大河直通到縣城,從縣城通到長江。鎮區是三縣連界,兩省相交,是大別山區出出進進必經之地。若是有軍隊把守這個咽喉要地,就像扼住了蛇的七寸,出不能出,進不能進,等於鑽進了死胡同。此鎮既是兵家爭奪之地,也是商家常要占領之地。因老山區山上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春之草;山上藥材,不下種,不施肥,不培育,自生自長,千人上山采不盡,萬人上山挖不完;還有古老森林,盛產竹木,年年到了春天時,老山區人民把竹木紮成排銷售。鎮裏長年住的有竹木商、藥材商,所以小鎮上茶館、酒店、旅社、商店生意興隆。但縣府兵丁有時也到鎮上來抓豬抓狗,騷擾百姓,想發橫財,還時不時抓壯丁搞得人心惶惶。鎮左邊的老山溝有個黑虎寨,山寨上有個大王叫趙龍,是四十八寨總頭目第三號頭頭,勢力很大,他和縣府官兵有勾結,與地方族長更有來往,與地方紳士稱兄道弟。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裏,誰有勢力誰稱霸,誰有本領誰為王。

當然,也有幾個山寨獨立為王,如金鳳嶺寨、玉皇寨、黃牛寨,他們與黑虎寨是對立的,常常相鬥,不分勝負,誰也不買誰的賬,誰也不服誰,形成僵局多年,不知何日才能罷休。

青獅鎮雖小,集市倒挺繁榮,買不到的東西到鎮上買得到,賣不了的東西,在鎮上賣得了,哪怕一擔茅草柴也有人買,一個臭豬頭也找得到人要。

你看,今天從鎮東來了一個人,年齡大約五十歲,頭戴一頂禮帽,不,不像禮帽,禮帽是灰氈毯做的,頂上凸進去,像朝天開個口子,此長者戴的帽子是竹絛編的,不是往下凸朝天開個口子,而是帽頂往上凸,頂起一個尖子,帽尖子上還係著紅綠絨絲線穗子,迎風一吹,絛線穗子兩麵擺,好看極了。他身穿一件長褂,不像紳士長褂,當時社會紳士穿的長褂外套一件領褂,白緞子內衣衣袖要捲兩道上來,讓內衣白袖捲在外麵好看,還要戴一副眼鏡,鏡色是黑色的,叫黑青眼鏡。此人穿的是長褂,但沒有領褂作外套,內衣也不是白色的,沒有將衣袖捲起,隻把衣袖一捋,露出手腕,腰係一根藍色板帶,似乎是個遊方道人。他穿的衣服也不像一般道人的衣服是圓領的,他這衣服隻有一兩粒扣子,而且是布扣子。此人穿的衣服是長褂不像長褂,短褂不像短褂,胸前一路白色扣子,共計九個。白色很引人注目,像戲台上武小生的打扮,也不大相似,武小生腳下要穿武打靴子,可他腳穿一雙多耳麻鞋。

此人向鎮中心大街走去,步子不快也不慢,兩眼也不左右斜顧,這就更引人注目。從此人進街起,早有一群孩子跟在他後麵看稀奇,因為從未看見過這樣的奇人上街。這人走快點,後麵跟著的一群孩子也走快點,生怕跟落了;此人走慢點,一群孩子也把腳步放慢,生怕那人回頭吃了他們似的。

這到底是個什麼人呢?街上的人們議論紛紛。有的人暗暗嘰咕說這個人是個瘋子,也有人說這人有神經病,也有人說像哪個山寨下來的一個頭目,不要惹他,站遠些看。

但這個人不像山寨下來的什麼頭目,你看看,此人肩上馱了個什麼,走路丁當,丁當響,響個不停,那是什麼?當然有些老年人識得,他肩馱的是藥葫蘆,你看,是的,藥葫蘆兩頭大,中間小。藥葫蘆幹什麼用?你忘了,八仙中有個鐵拐李,肩上不是背了一個藥葫蘆嗎?八仙中鐵拐李也隻背一個藥葫蘆,你數數看,此人背了九九八十一個,背這麼多幹啥用?

此人走進十字街口,停了下來,他用一塊白布鋪在地下,把九九八十一個藥葫蘆擺在上麵,擺得整整齊齊,他還拿出一塊四四方方的白紙,上麵工工整整地書寫著三個大字:賣藥攤。下麵寫了數行小字:治風濕、跌打損傷、各種疑難雜症。特別是骨科,本山人手到病除,藥有起死回生之效。

地攤一擺開,賣藥老人就開始介紹什麼藥主治什麼病,用法用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沒用完如何保存才好等等。

賣藥老人說得三須胡兒一翹一翹的,一會兒就有許多人圍觀。圍觀的人有的看熱鬧,有的看稀奇,有的想買藥。因為各種各樣的藥,分別用大小藥葫蘆包裝,特別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