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控製不住的感情慢慢壓製下來,靜了片刻說道:“康少,感謝你扶我一把,不然我就跌倒在地上,讓旁人看到了,我今後如何做人?”
“三姨太你放心,我書房除了趙氏大娘來,誰也不敢到此,何況這夜靜更深呢?”傻三的意思是暗示三姨太早走為妙。
“嗯!要知道隔牆有耳呀!”三姨太進一步來個攻心戰術。
“是的,隔牆有耳,請三姨太若是無事早回歇息為好。”傻三也不示弱,來個以心攻心戰。
“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才上康少門。”
“有事快說,三姨太一向快言快語,為何今夜說話吞吞吐吐呢?”
三姨太見他上了鉤,心中暗喜,就把事先想的話和盤托出:“我看你采藥賣藥,看在眼裏,痛在心中,康少辛辛苦苦的,還不是為了一家人生活得好一點,隻要康少聽我的話,保證采的藥好賣,不僅好賣,還要賣出高價錢。”
“你有什麼好辦法,但講無妨!”康少覺得這才扯上正題,霎時來了興趣。
“你看社會上,不是講究化裝嗎?貨物商品叫包裝,你看煤油用個鐵皮箱一包裝,上麵印個‘美浮’二字就賣出加倍價錢,再看火柴、棉線、蠟燭,用紙盒一包裝,改一個‘洋’字,叫洋火、洋線、洋燭等等,又好賣價又高。”
“不,有些人崇洋媚外,包裝洋字,靠洋字賣高價。我賣藥不能誤賣洋藥。”
“藥更要包裝,農村老山區的人,種的有藥葫蘆,弄些回來,你采的百藥,用藥葫蘆分類包裝,再在藥葫蘆外麵刻字注釋,老山參、老山藥、老何首烏等等,都刻個老字,還有老山區老血藤、老風藤等貴重藥材,治風濕,治什麼病等,這樣一包裝,不賣高價錢才怪!”
傻三聽得津津有味,句句話兒新鮮:我怎麼沒想到包裝二字呢?
三姨太繼續說:“不僅藥品要包裝,就是人也要包裝。”
“你說邪乎了,百藥包裝還可以,人怎麼包裝呢?”
“比如,你康少製藥、賣藥、賣藝、行醫,人家把你一看,哎呀!不行。嘴上無毛,做事不牢。山區人說‘老醫少道’。”
“老醫生好?”
“生薑老的辣,絞藤越老越開花嘛。”
“你知道我三姨太是玩戲班出身,全靠的包裝人的技術,可以把青年人經過包裝變老年人,也可以把老年人經過包裝後變成年輕人,甚至把男性包裝成女性,女性包裝成男性。”
傻三往日從沒有接觸過,隻知道三姨太是個唱戲的,沒想到她的社會知識豐富,她懂的東西很多,說出的話兒總在理,傻三聽得入了迷,原來人也可以包裝!他覺得太稀奇,他被三姨太說動了,過幾天上鎮去賣藥,想叫三姨太給他包裝試試。
三姨太觀察少爺在沉思著,既不讓她走,也不留她,她知道今夜大功告成,千萬不可操之過急,急了往往把好事辦成壞事,現在該走。
三姨太走出書房,伸手不見五指,康少送出門來。
三姨太若有所思地說:“康少,你看天上有星沒有?”
“有星!”傻三隨口答曰。
“有心就好。”三姨太樂得開心一笑。
“哈哈哈,”傻三也隨著笑著說,“有星好!”
“有心就好!嘻嘻嘻!”三姨太笑得更甜。不過,他和她說的意思有相同又不相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