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老驥伏櫪枯筆生花(2 / 2)

紅軍長征,大別山鄂東地區革命力量仍艱難發展,紅旗不倒。抗日戰爭爆發後,戰鬥在鄂東地區的紅二十八軍,根據中央的指示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開赴皖東抗日。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五師戰鬥在鄂東地區。1946年李先念率領我中原部隊勝利進行了“中原突圍”,留下張體學領導的部隊在鄂東堅持武裝鬥爭。

《大別山傳奇》的故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展開的。小說塑造了康大全、老乞丐、小乞丐、鳳珠等生動鮮活的革命人物形象。他們都身懷絕技。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他們都是被落後的反動勢力“逼上梁山”,成為地下共產黨人的。

小說中的人民群眾自發地與反動統治力量、山寨土匪、以宗族身份出現的地主階級等進行鬥爭,在鬥爭中不斷提高革命覺悟,並最終在共產黨的引導下成為自覺的革命者,組成革命武裝力量,為保衛鄂東青獅鎮革命根據地,為迎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貢獻。

故事曲折離奇,驚心動魄。革命者常陷死地,又絕處逢生。劇情常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大開大合,運用自如。有精彩的打鬥場景,有生死相許的愛情糾葛,有生死難料的山寨鬥智,有忽隱忽現、每逢絕處相助的叔侄親情等。康大全本來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卻化裝成老醫生;康老五是武林怪傑、共產黨的地下領導人,卻化裝成乞丐;鳳珠表麵是青年學生、妙齡女郎,實際是身懷絕技的革命戰士;三姨太表麵是貌若天仙的劇團名伶,實則是潛伏的紅色偵探。他們或出入鬧市,隱沒山林,飛簷走壁,神出鬼沒;或懲凶治頑,救苦救難,出敵不意,攻其不備。情節撲朔迷離,引人入勝。

全篇結構嚴謹,情節合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懸念迭出,迷蹤不斷,奇峰突起,險象環生,一山剛過一山攔,精彩紛呈。文如流水,飛瀑直瀉,讀之賞心悅目,痛快淋漓。可以說,《大別山傳奇》是一部精彩的紅色武俠小說,是一部生活邏輯與藝術邏輯較好統一的藝術傑作。

這是一部少有的描寫鄂東地區革命鬥爭的長篇小說,對於紀念鄂東地區的革命英雄,傳承鄂東地區的革命曆史,弘揚鄂東地區的革命精神,傳播鄂東地區的地域文化,將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謹以此表達我對老作家張慶和的由衷敬意和祝賀!

2013年12月8日寫於黃州思齊齋

(作者係黃岡市作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