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後燕。為鮮卑族首領慕容垂於公元384年所建。淝水之戰後,前秦勢力銳減,慕容垂父子乘機開始了恢複前燕的活動。慕容垂先以討翟斌之名,於河內募兵3萬多人,後又與翟斌合兵,攻取滎陽,自稱燕王。東晉太元9年(公元384年),率丁零、烏桓20萬大軍圍攻鄴城……不久,攻占鄴城等地。太元11年(公元386年)正月,定都於中山(今河北定縣),慕容垂繼帝位。太元19年(公元394年)慕容垂滅亡了西燕。傳位至其子慕容寶後,慕容氏統治集團內亂。東晉安帝義熙3年(公元407年)後燕最後一位皇帝慕容熙被殺,後燕亡,曆經24年。
(三)西秦。為鮮卑首領乞伏國仁於公元385年所建。苻堅淝水戰敗後,乞伏國仁收集部眾10多萬人,開始謀劃自立。東晉太元10年(公元385年)他自稱大單於,築勇士城(今甘肅榆中東北)為都,後遷都於金城(令甘肅蘭州)。太元19年(公元394年),乞伏乾歸自稱為秦王,史稱其國為西秦。東晉安帝隆安4年(公元400年),被後秦戰敗,歸降於後秦。後來,再度興起,宋文帝元嘉8年(公元431年)……西秦被夏所滅。共曆47年,易君王4人。
(四)後涼。為氐族呂光於公元386年所建。呂光之父本為苻堅的大尉,呂光也為前秦的名將。苻堅命呂光率兵8萬遠征西域,降服30多國。前秦淝水戰敗大亂,呂光率軍東返,自稱涼州刺史,三河王,建國號為涼,史稱後涼。公元403年,後涼降於後秦,共曆18年,易主3人。
(五)北涼。為漢人段業和匈奴沮渠蒙遜於公元397年所建。沮渠蒙遜起兵後涼,其從兄起兵於酒泉,推舉建康太守段業為州牧,段業遂以張掖(今甘肅張掖)為都,自立為涼王。東晉安帝隆安4年(公元400年),沮渠蒙遜襲殺段業,自為涼州牧,成為北涼之主。後來蒙遜並滅西涼,並與夏合滅西秦,國力差人強盛時期。蒙遜死後,其子牧犍繼位,宋文帝元嘉16年(公元439年)為北魏所滅。
(六)南涼。為鮮卑族首領禿發烏孤於公元397年所建。烏孤原為後涼呂光部將,後來烏孤見呂光衰老,便於東晉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自稱大單於,西平王,後改稱武威王,建都於樂都(今青海樂都)。當後秦強盛之時,自動取消王號,稱臣於後秦,後來擊敗後秦軍,又稱涼王,於公元414年被西秦滅亡。共曆18年,更易君王3人。
(七)南燕。為鮮卑慕容德於公元398年所建。慕容德先占據滑台(今河南滑縣)自稱燕王,後占領了青州,於廣固(今山東益都)稱帝,史稱南燕。義熙6年(公元410年)被東晉劉裕所滅……
(八)西涼。為漢人傘暠於公元400年所建。令暠原為鎮榖令,後被推舉為敦煌太守,在晉昌太守唐瑤舉兵反北涼段業時李暠又被擁立為沙州刺史。令嵩在攻取了玉門(今甘肅敦煌西北)以西地區一些城邑之後,遷都於酒泉(今甘肅酒泉),自立為秦涼二州牧。李暠死後,其子李歆繼立,李歆被蒙遜擊敗殺死,歆弟李恂退守敦煌,再次被蒙遜擊敗,西涼遂告滅亡。
西涼共曆22年,易主3人。
(九)夏。為匈奴族赫連勃勃於公元407年所建。赫連勃勃為匈奴右賢王去卑之後,劉元海之同族。先投奔於後秦高平公沒弈幹部。東晉安帝義熙3年(公元407年),後秦與魏聯合,引起勃勃大怒,舉兵叛離後秦,擊殺了沒奕幹,吞並了沒弈幹部眾,自立為大夏天王,大單於……建國號大夏,建元龍升。赫連勃勃猛勇善戰,屢敗後秦姚興,勢力逐漸強大,定都於統萬(今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南)。義熙14年(公元418年),赫連勃勃襲取了長安。宋文帝元嘉2年(公元425年)赫連勃勃死,由其子赫連昌繼位。第2年,北魏人武帝征討大夏,1年後再次出兵,將昌擊敗。昌率眾逃往上邽(今甘肅天水)。元嘉5年(公元428年)昌兵敗被擒,八弟定於平涼稱帝,又屢次被北魏軍擊敗,不久為吐穀渾軍擒獲,送於魏被殺,大夏滅亡。夏共曆25年,更易君王3人。
(十)北燕。為漢人馮跋於公元409年所建立。北燕為一北方小國,約據有今河北唐山東北……承德以東、遼寧省阜新以西的一個狹長地帶。馮跋曾任後燕中衛將軍,後燕主慕容熙暴虐……他乘機殺熙,推高雲為主,後高雲為部下殺害,他平定事變,自立為天王。由於馮跋勵精圖治,注重發展農業生產,使國家安定,北魏等強國不敢輕易向其進擊。馮跋死後,其弟泓繼立後,魏太武帝五次進攻北燕,馮泓難以抵擋,便於元嘉13年(公元436年),逃往高句麗……北燕滅亡,曆經28年,易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