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東吳開國之戰——孫策開拓江東豫章(3 / 3)

孫策已破黃祖,乃即留周瑜屯巴丘(今湖南省嶽陽縣治西南),自率兵東下以取豫章郡(南昌)。策兵至椒丘(今江西省新建縣北),遣功曹虞翻曰:“華子魚,自有名字,然非吾敵也。若不開門讓城……金鼓一震,不得無傷害。即便在前,具宣孤意。”翻乃往見華歆曰:“竊開明府,與鄙郡故王府君(王郎)齊名中州,海內所宗,雖在東垂,常懷瞻仰。”歆曰:“孤不如王會稽。”翻複曰:“不審豫章資糧、器仗、士民勇果……孰與鄙郡?”歆曰:

“大不如也。”翻曰:“明府言不如王會稽,讓光之譚耳,精兵不如會稽,實如尊敎。孫討逆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前走劉揚州(繇),君所親見,南定鄙郡,亦君所聞也。今欲守孤城,自料資糧,已知不足,不早為計,悔無及也。今大軍已次椒丘,仆便還去,明日日中迎檄不到者,與君辭矣。”歆曰:“久在江表,常欲北匿,孫會稽(策)來,吾便去也。”於是,策遂入豫章。以華歆年德名望,遠近所歸,策乃修子弟之體,拜禮為上賓。又分豫章西部為盧陵郡(今江西省吉安縣),以孫賁為豫章太守,孫輔為廬陵太守。時適童芝病,輔遂進取廬陵。時為建安4年12月也。於是,東吳開國之基,於以奠定。

第三節 戰後之政局

江東方麵:孫策在平定嚴白虎等後,東吳開國之基大定。時策以其於西擊黃祖時,廣陵太守陳登(陳瑀之經)在射陽(登治所——今江蘇省淮安縣)陰誘毆白虎等餘黨,圖襲孫策之後。及策已破黃祖定豫章回吳,乃於建安5年4月舉兵北擊登,軍到丹徒須待糧運。策性好獵,在此待糧間,數出驅馳射獵,在出獵中,策所乘馬精駿,從騎絕不能及,因單騎卒遇前吳郡太守許貢客三人,射策中頰。是年6月5日策因重傷卒,卒時年二十六。於是其弟孫權繼立。

策臨卒時,召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韋昭曰:吳鬆江、錢塘江……浦陽江也。)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又呼弟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遂卒……

孫權已繼立,周瑜將兵自巴丘赴爽,遂留吳,以中護軍與張昭共掌政事。時雖有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江、廬陵六郡,然深險之地,猶未盡服。而天下英豪在州郡,實旅寄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張昭、周瓊等以權可與共成大業,故委心服事之。

權待張昭以師傅之禮,以周瑜、程普,呂範等為將帥。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皆為賓客。鎮撫山越,討不從命,東吳之國基,因以益固。

袁曹方麵:是年4月袁紹曹操正激戰於黎陽、白馬之黃河南岸地區,7至10月正相持於宵渡,此時之一般政局,已詳述於官渡之戰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