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資產評估操作實例(一)(3 / 3)

(1)從企業各項收支年度間比較表與上年相比增長速度為41.5%,可以看到,近幾年產品銷售收人連續增長,1995年出現飛躍式增加,隨銷售收人的增長帶來了銷售利潤的增加,1993年企業的銷售利潤率為19.29%,1994年為29.6%;1995年為29.2%。這說明該企業正處在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收益狀況一年好似一年,尤其是1994年9月子)公司XXX生產線建成,1995年5月XX生產線建成,並相繼投產以來,充分發揮了高技術產品和新經營機製對企業經營的正麵影響作用,促使企業收益狀況進入良性循環。

(2)1993年至1995年企業的收支結構比例沒有太大的變化。1994年、1995年銷售成本占銷售收人的比例穩定在657。左右。但從1996年上半年數據反映,本年的銷售成本將會上升,分析其原因是由於該廠的兩大主要產品銷售成本不同,數據通信設備屬電子類產品,成本較高,程端設備屬結構類產品,成本較低。1996年隨著數據通信設備的銷售收人比率增大,而導致綜合銷售成本增加。這個趨勢在對後麵預測企業未來收益具有重要意義。

(3)根據企業近三年的資產負債表,經過整理計算,由表中數據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經營效益做如下分析:

a企業償債能力

企業近三年的資產負債率保持在65%~70%之間,說明從長期來看,企業償債能力較強,其資金結構比較合理。

流動比率反映企業償付短期債務能力,從近三年的情況來看,企業的流動比率偏低,但結合存貨周轉率來看,該企業的存貨周轉率不低,所以不能完全表明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比較脆弱;速動比率反映企業立即清償流動負債能力,從表中看到,該企業的速動比率同樣偏低,企業清償流動負債的能力較弱;但從上述對企業收益能力的分析,我們知道,這三年來企業處於迅速發展的時期,銷售收人成倍的增長,這表明了該企業麵臨一個高速擴展的市場。企業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偏低,是由於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引起的,而且從長期分析,企業資金分布比較合理,償債能力指標低於標準值,並不代表企業可能陷人因境的地步。同時,為了改變企業短期償債指標偏低狀況,企業通過公開發行股票,擴大自有資金問題就可以解決。

b企業經營效率

經過分析計算,得知企業近三年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2.34次(93年次(94年)2.66次(95年),這一指標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表明該企業的經營效率較高。

(四)影響企業未來收益因素的分析

1.銷售市場形勢

由上述對企業前三年收益的分析可知,企業的銷售收人、銷售利潤連年成倍增長,企業生產的產品在當前市場上是適銷對路的,結合其他各方麵情況,評估人員判斷該企業的主要產品已處於成熟期,而且在不久的將來,現產品將會走出成熟期。根據行業特點,高技術33類產品改型換代十分迅速,企業的主營產品之一YYY-yy型分組交換設備正處於產品壽命高峰期,在今後幾年內產品銷售收人不會有重大突破,將保持在1996年稍高水平。企業的另一主營產品,YYY-yy、YYY-yy型XX式SS產品,就當前企業生產能力和市場需求來看也處於高峰期,欲保持住國內市場3070的占有率,尚須進一步努力。另外,企業另一主要創收產品XX係列XX裝置,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國內外競爭對手如雲,欲突破全國市場676的占有率,也須做很大努力。就企業現產品而言,市場擴展的潛力和餘地十分有限,企業麵臨著開發後續產品的嚴峻挑戰。企業為迎接未來市場的挑戰,已經著手或正在進行後續產品開發和相應的技術改造項目投資工作。預計企業通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手段,把募集的資金投人後續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項目,使得這批項目能按預定目標完成,這批項目的建成投產,將擴大企業生產規模,生產適應市場的產品,進入新一輪收益增長。

2.金融市場形勢

本預測假定在未來三、四年內,有關信貸利率、稅率、外彙彙率沒有大的改變,預計未來五年國內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通貨膨脹率將在目前水平上上下波動。

3.宏觀經濟環境變動

國家政策變動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較大。近期國家推行降低信貸利率政策,必然對企業產品的成本產生影響。本預測假定企業所遵循及經營業務涉及的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及社會環境沒有重大改變。

4.繼1994年XZY廠實行全廠經營機製轉換後,企業在未來預測期內的經營機製,主要領導人員組成等方麵,不發生重大改變。

(五)預測企業未來收益

根據企業近三年來的經營情況,考慮到種種相關因素,尤其是業已實施的技術改造對未來收益的影響因素,采取綜合調整,對企業未來五年收益情況進行如下預測。

1.各分廠未來銷售收人情況預測

評估人員以各分廠單位1993年至1996年(1~6月)收益狀況為基礎,考慮現有資產所決定的未來變化因素的預期影響,采取分別情況各自調整以確定未來收益的辦法,對各分廠(單位)收益進行調整預測。各成員單位未來五年銷售收人預測。

2.企業整體未來收益預測

在對企業近三年財務狀況分析和分析可能影響企業未來收益因素的基礎上,結合對各成員單位未來五年銷售收入預測,編製出企業整體1996~2000年收益預測表。

3.有關預測項目說明

(1)資產評估所依據的預期收益,是由資產現狀所決定,以未來進行正常經營為基礎,並考慮業已產生或即將發生的對未來產生影響的特殊有利或不利因素。因此,在我們的預測中,把企業已經投資的項目和郵電部下達的1996年技術改造計劃項目表列示的投資項目,在預測中進行了合理的反映。

(2)該廠現行兩種所得稅稅率。總廠(含23)、21公司經營的高科技產品實行的所得稅稅率為15%,聯營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實行的所得稅稅率為別0。

(3)本次預測,我們根據企業近三年來稅率情況,參照1995年所得稅清算資料,將兩類型產品的應納稅額、兩種產品應納稅額之和占兩種產品應納稅所得額之和的比率即為綜合稅率。並考慮到企業可能的部分稅收優惠和產品結構可能變化的相關因素,經過調整求得綜合所得稅稅率。

(4)聯營(合資)企業資產的評估。根據評估目的所涉及的資產範圍,聯營企業資產劃入本資評估範圍。本次預測,以從企業獲得的利潤總額中扣除所得稅及少數股東權益後的收益,做為整體企業的淨收益。其中27、28分廠為統一管理,原收人重複計算,預測時統一考慮。23分廠幾乎全部為總廠加工產品,收人含在總廠中。

(5)少數股東權益。根據1995年財務資料,聯營(合資)企業的非國有資產成份占企業總資產6%。按1993~1996(1~6月)財務資料,整理計算出少數股東權益占利潤總額的平均比率為6.39%。

本次預測,參照上述有關資料並考慮到預測期內資產成份可能變化的因素,進行相應調整,做為少數股東權益的預測依據。

(六)測定企業資產收益率和長期年金

企業向公眾發行股票的整體評估,在測算資產收益率時,適用的資產收益率是無風險報酬率與持股風險報酬率之和。本項目存在著產品壽命周期短、產品改型換代快、材料價格上漲、行業競爭激烈等諸多風險,因此對該企業投資需計算風險報酬率。由前述分析可知,企業麵臨的各種風險屬中等水平,風險率取5%,無風險報酬率取國家計委、建設部發布方法與參數中建議的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因而資產收益率為17%。

長期年金的確定,根據本項目收益平穩遞增趨勢,故采用近期預測期末的年收益作為長期年金。

(七)計算企業整體價值的評估值

按預期收益能力法,即收益折現值之和加上年金本金化價格現值法計算,即可得出企業整體價值的評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