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項目二 豬場管理(3 / 3)

(2)豬球蟲病:本病由寄生於豬腸道黏膜上皮細胞內的艾美耳屬球蟲、等孢屬球蟲引起。豬球蟲生活史簡單,不需要中間宿主,因此在養豬場可引起廣泛流行,7~21日齡的仔豬最易感染,一般情況下死亡率不高,但在溫暖潮濕的季節,繼發大腸杆菌或輪狀病毒感染時,則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8~9月為高發期。

病豬食欲下降,下痢與便秘交替發作,逐漸消瘦。一般均能自行耐過,但可持續排出球蟲,因此成為本病的重要傳染源。可用氨丙啉,按每千克體重25~65mg拌料或溶於飲水中給豬飼喂,連用3~5d。藥物預防可用氨丙啉在母豬產前1周與產後2周內喂服1次,在第3、4、5日齡可給全窩仔豬飲水喂服氨丙啉1次。

(3)豬疥蟎病:本病是由豬疥蟎寄生在豬皮膚內引起的。豬疥蟎在豬身上就能完成其全部生活史,而且傳染性強,因此在養豬場感染率很高,危害很大。在秋冬與早春的寒冷潮濕季節發病較重。病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通常開始發生於頭部、眼窩及耳部等皮膚細薄、體毛短小的部位,並可蔓延到頸、肩胛、背部、軀幹兩側及後肢內側等部位。患部劇癢,病豬到處摩擦或以肢蹄搔擦患部,以至患部脫毛、結痂、皮膚增厚,形成皺褶和龜裂。仔豬因皮膚較嫩,適合疥蟎寄生,因而發病率高而且症狀嚴重,重症者成為僵豬。豬疥蟎還是很多疾病如豬的乙型腦炎、細小病毒病、豬附紅細胞體病的重要傳播者。

可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按每千克體重0.3mg於頸部皮下注射,1次即可。中藥可用花椒、荊芥、防風、蒼術各等份,研成細末,用凡士林調成膏狀,均勻塗在患部,輕者1次可愈,重者2~3次痊愈。或用0.5%~1%的敵百蟲噴灑或塗擦患部,效果良好。據報道,辛硫磷溶液噴霧對豬疥蟎病有特效。本病預防的關鍵是經常檢查豬群,發現有體表寄生蟲病要盡快隔離和治療,要定期用1%敵百蟲水溶液對豬舍地麵、牆壁、飼槽和水槽及用具噴灑殺蟎。

2.豬寄生蟲病的綜合性

防治豬的寄生蟲病是一類與環境衛生狀況及飼養管理密切相關的疾病,因此必須采取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驅蟲、環境消毒等綜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收到顯著的防治效果。搞好驅蟲和糞便處理是預防和控製豬寄生蟲病的關鍵措施,能有效地防止養豬場寄生蟲病的暴發和流行。

(1)驅蟲:驅蟲是將畜禽體內和體表寄生蟲殺滅或驅出體外的措施。仔豬是預防和控製豬寄生蟲病的重點,分娩母豬是所產仔豬感染寄生蟲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懷孕母豬的產前驅蟲是控製豬寄生蟲病的關鍵環節。要設有專門的產仔間,產前對懷孕母豬周身和產房徹底清洗、消毒,哺乳母豬保持乳房部位清潔,防止仔豬通過吮乳感染蟲卵。為防止糞便中的蟲卵、幼蟲及成蟲裂解散播汙染環境,應選擇專用的隔離場所進行驅蟲,而且所選的驅蟲場所應便於糞便的清除和消毒。

驅蟲是治療病豬、消滅病原寄生蟲、減少或防止病原擴散的有效措施。要獲得理想的防治效果,需要掌握驅蟲藥選擇、驅蟲時間、驅蟲程序等關鍵技術。

1)驅蟲藥的選擇。養豬場可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和根據寄生蟲監測結果選廣譜、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蟲藥。驅蟲藥首選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其抗蟲譜基本覆蓋了豬群中主要寄生蟲,對體內線蟲和體外節肢動物類寄生蟲效果顯著。中藥可選用使君子膠囊,按仔豬體重10~15kg每次5~8粒,體重20~40kg每次15~20粒。或生南瓜子,按每千克體重2g,連喂2次,效果較好。粉劑、片劑適用於驅除消化道的寄生蟲,針劑適用於驅除寄生在呼吸係統和肝、腎等器官的蟲體,乳劑用於防治蜱蟎等體外寄生蟲。無論選用何種藥物,用一段時間後最好更換另一種,以免產生抗藥性,影響驅蟲效果。

驅蟲藥一般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無論是預防性驅蟲還是治療性驅蟲,都要掌握好用藥劑量和濃度。給豬群大批用藥之前必須先在小範圍內投服試用。同時,要根據豬群的年齡、體質強弱進行分群用藥。用藥後要注意觀察,如果出現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要立即將豬趕出欄舍,讓其自由活動,並讓其飲服半熟的綠豆湯解毒。對拉稀者可取木炭50g,拌入飼料中喂服,連服2~3d即愈。對用驅蟲藥治療的患豬要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另外根據國家有關休藥期的規定,屠宰前3周內不得使用藥物進行驅蟲。

2)驅蟲時間。可根據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寄生蟲的生活史來確定驅蟲時間。一般寄生蟲成熟前驅蟲,對豬土源性蛔蟲等線蟲以及吸蟲、絛蟲、棘頭蟲都是最佳的驅蟲時間。其優點是能將蟲體消滅於產卵或形成幼蟲之前,減少了對外界環境的汙染。冬季是驅蟲的黃金季節。通常在仔豬45~60日齡時進行第1次預防性驅蟲,以後每隔60~90d驅蟲1次。驅蟲應在晚上進行,驅蟲前應停飼一頓,將飼料和藥物拌勻,讓豬一次吃完,也可在飼料中加入少量鹽水或糖水以增強其適口性。

3)驅蟲程序。後備母豬在配種前1~2周驅蟲1次;妊娠母豬分娩前1~2周驅蟲1次;哺乳母豬在仔豬斷奶前1周驅蟲1次。在封閉式豬舍中飼養的種公豬,每年至少要驅蟲2次。如果種公豬周圍環境裏寄生蟲汙染比較嚴重,應每隔3個月對所有種公豬驅蟲1次。仔豬應在斷奶轉群前驅蟲1次,以後每隔4周驅蟲1次。對新引進豬要隔離飼養30d,並在剛引進時和2周後各驅蟲1次後,方可混群飼養。

(2)糞便處理:糞便處理是豬寄生蟲病防治的重要環節。驅蟲後豬排出的糞便中含有成蟲、幼蟲或蟲卵。由於蟲卵和幼蟲具有較厚的卵殼,一般化學藥物很難將其殺死,但它們對高溫敏感。驅蟲後將糞便運到指定場所堆積發酵能殺死蟲卵和幼蟲,可將糞便堆成1~1.5m3的糞堆,蓋以幹草或封以泥土,經1~2個月後即可利用糞便發酵產熱殺死蟲卵。另外糞便清除後要對豬舍、牆壁和飼槽用5%的石灰水消毒。

此外,防治豬寄生蟲病還要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增強豬的抗病力。豬舍要向陽,保持通風和幹燥,夏季防暑,冬季防寒;給豬飼喂全價、衛生的飼料;加強初生乳豬的護理,做好保暖和消毒工作,減少應激反應;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模式,加強豬舍和環境的消毒,要盡可能消滅中間宿主和節肢動物等傳播媒介;加強寄生蟲病的監測,每年至少在春、秋兩季各監測1次。

任務三 豬場數據管理

豬場數據管理指的是對生產中各類數據進行收集,掌握豬場實際的生產情況,同時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於輔助和指導生產管理,進一步發揮和提升優勢管理方案,以期不斷提高豬場管理水平和生產性能,從根本上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養豬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能力。概括起來,數據管理分為三個階段,即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應用。

一、豬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

豬場數據的收集來源於豬群發生變動的每一個環節,例如,配種舍的妊娠母豬臨近預產期轉入分娩舍,分娩舍的哺乳母豬斷奶轉至配種舍,兩個車間的正常和非正常淘汰死亡,都將引起母豬頭數的變化。另外,上述兩車間在其內部也會發生不同類別豬隻的轉變,例如,空懷母豬配種後即成為懷孕母豬,返情或流產的母豬就變成了空懷母豬。以上變化就產生了很多數據記錄內容,例如,配種記錄、返情記錄、流產記錄、轉群記錄、產仔記錄、斷奶記錄、淘汰死亡記錄等。

生長豬群也不斷地發生著車間之間和車間內部的生產變動,如產房新生仔豬、產房仔豬斷奶至保育、保育豬下網至育肥、種豬和育肥豬的出欄、生長豬的淘汰和死亡等,這些變動都將引起生長豬隻頭數的變化,因此相應地要有對這些變動的數據記錄。除此之外,生產技術統計還包括飼料采購與消耗、衛生防疫、精液品質檢查等數據。

豬場數據的收集要求及時、真實、準確和全麵。生產數據記錄是豬場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應由專人負責統計,且需要嚴格的職責要求來規範其工作。統計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對數據的記錄要真實可靠,要反映豬場的實際生產情況。

二、豬場數據的作用

以上數據信息反映了種豬群和生長豬群的生產情況,使豬場管理者對生產能做到心中有數,也是對員工獎懲的重要依據。同時數據信息指導後續生產工作的計劃安排,例如,通過配種記錄,可以推算母豬的預產期,因此提前計劃母豬的產房安排,妥善處理好配種車間和產仔車間的棟舍和欄位的周轉安排。製訂母豬淘汰計劃時,可將連續兩胎產活仔數在8頭以下作為一項評定指標查詢母豬的產仔信息,以及根據各個體重階段生長豬存欄狀況可提前安排豬隻的上市計劃,等等。

豬群變動導致數據的發生,數據信息指導著豬群變動,兩者缺一不可。通過對大量的生產記錄進行彙總整合可以得到有價值的分析數據,例如,將原種場母豬全年的配種信息、產仔信息、斷奶信息按照品種品係分類彙總,得出配種分娩率、返情流產率、窩平均活仔數、窩平均斷奶頭數等生產指標,以此作為品種品係母豬生產性能的對比依據,為選種選育工作提供參考。

通過對生產數據做出偏差分析,可以發現豬群中存在的隱患問題,幫助生產上及時解決。目前很多養豬企業重點關注的是對豬隻發病的預防和治療以及豬隻的營養,對於生產數據的統計記錄並沒有同等重視,其實對豬場的生產數據進行有效處理,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問題,能有的放矢,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的豬場有數據記錄但不做分析或者記錄不全沒有辦法分析,造成豬場出現問題後沒有分析的依據,豬場隱性損失嚴重。

三、數據管理的應用

1.生產管理

豬場生產管理主要內容有:各係、各代存欄狀況,配種、妊娠、分娩、斷奶狀況。存欄查詢:以報表的形式反映各場當前或某一曆史時期各係、各代存欄情況,並以圖形形式反映不同係別、不同胎次、不同年齡存欄狀況。種豬查詢:各場當前或某一曆史時期各係、各代種豬存欄情況。後代查詢:各場當前或某一曆史時期各係、各代後代存欄情況。一周報表:一周各場配種妊娠、產房、育肥、育成、測定狀況。飼料管理:反映各場一周飼料消耗、利用情況、飼料配方效果。死亡淘汰管理:反映各場一周死亡、淘汰狀況,統計各場一周及某一曆史時期內各係、各代、各年齡組死亡數量原因及其分布圖,統計各場一周及某一曆史時期內各係、各代、各年齡組淘汰數量、淘汰原因及其分布圖。

2.銷售管理

銷售管理反映豬場一周經營、銷售狀況,主要內容有:一周各係、各代銷售頭數、重量、去向及銷售收入;銷售增長速度及銷售分布圖。銷售登記:錄入一周銷售狀況;銷售分析:分析一周或某一時期內各係、各代銷售數量與銷售收入及銷售增長速度;銷售報表:反映銷售各類、各係數量、收入;售後反饋:反映銷售客戶反饋信息;售後谘詢:對客戶進行技術、生產谘詢情況。

3.育種管理

育種管理反映的是豬場的育種水平,主要內容有:係譜查詢、計算近交係數、公母豬生產性能分析、計算遺傳參數等。係譜管理:反映各係豬親緣關係,主要是係譜的建立;計算近交係數:通過計算近交係數及個體(公畜)間親緣係數擬定選配方案;公豬生產性能分析:每月完成配種次數、平均配準一頭需要的次數、與配母豬不同胎次產活仔數、產活仔率、出生重。母豬生產性能分析:每胎產活仔數、產活仔率、畸形率、出生重、斷奶窩重等;計算遺傳參數:計算出生重、斷奶重、60日齡體重、90日齡體重、150日齡體重、背膘厚、眼肌麵積等主要經濟性狀的遺傳力、重複率、遺傳相關。生產中的一些統計方法,如常用統計量計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多元分析、常用試驗設計方法。

4.經營管理

經營管理反映豬場財務狀況,主要內容有:成本分析、財務核算、微觀經濟活動分析、製訂生產動態規劃等。成本分析:統計一周各場直接成本、分析成本變動情況、總成本核算、直接成本、間接成本、不變成本、可變成本及資金分配與使用,以便確定合理的資金投入比例;財務核算:考核財務指標、利潤核算;固定資產管理;投入產出分析。

5.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反映豬場人員結構狀況,主要內容有:人事檔案、勞動工資等。職工檔案管理:建立與查詢職工基本情況;技術檔案管理:建立與查詢技術人員基本情況;工程檔案管理:建立與查詢豬舍等房屋基本情況;勞動工資管理:建立與查詢職工勞動工資基本情況。

6.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反映豬場財務狀況,主要內容有憑證處理、賬務處理、報表處理、賬務維護等。憑證處理:憑證登記與彙總;賬務處理:賬務審核與處理;報表處理:建立與打印各種財務報表;賬務維護:各類賬務維護。

計算機應用為豬場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帶來了方便,規模化豬場已經開始應用各種豬場管理軟件。

任務四 豬場廢棄物的處理

豬場廢棄物指整個生豬飼養過程中產生的糞、尿、汙水、病死豬、廢棄墊料、組織留樣、醫療廢棄物和廢棄疫苗、廢棄飼料等。隨著集約化、規模化養豬場快速的發展,帶來的汙染問題也日顯突出,豬場廢棄物的處理直接關係到豬場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豬場廢棄物的種類

1.糞便等固形物主要包括豬排泄的糞便、廢棄飼料、廢棄墊料等。

2.尿汙等汙水包括豬排泄的尿液、圈舍衝洗水和生活汙水。

3.病死豬病死豬屍體和解剖後豬隻的器官。

4.特殊廢棄物包括組織樣品、過期失效藥品和疫苗、醫療廢棄物等。

二、豬場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

1.水體汙染

養豬場產生的糞便汙水直接排放,會使養豬場附近惡臭、蚊蠅滋生、細菌繁殖、疾病傳播,並且通過周圍水渠、河道汙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因此,引起環境的惡化也直接影響著養豬場本身的衛生防疫。

2.空氣汙染

養豬場對空氣的汙染包括惡臭、塵埃與微生物。養豬場惡臭除豬的皮膚分泌物、黏附於皮膚的汙物、外激素、呼出氣體等產生的養豬場特有的難聞氣味外,還有來自糞汙堆放過程中有機物的腐敗分解產物,包括甲烷、有機酸、氨、硫化氫、醇類等200多種惡臭物質,這些汙染物對人和動物有刺激性,吸入高濃度惡臭物質可引起急性中毒,長期吸入低濃度惡臭物質會改變神經內分泌功能,降低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使生產力下降,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豬場的惡臭汙染占空氣汙染的首位,由豬場排出的大量粉塵攜帶數量和種類眾多的微生物並為微生物提供營養和庇護,大大增強了微生物的活力和延長了其生存時間,從而擴大了其汙染和危害範圍。塵埃汙染使大氣可吸入顆粒物增加,惡化了養豬場周圍大氣和環境的衛生狀況,使人和動物眼、呼吸道發病率提高。微生物汙染則可引起口蹄疫、豬肺疫、豬布魯杆菌病、真菌感染等疫病的傳播,危害人和動物的健康。

3.潛伏的汙染

豬糞中,最特殊的成分是重金屬銅、鋅和抗菌藥等,這些成分可能通過土壤、水體進入環境進而對人類造成危害。銅、鋅作為豬的生長促進劑一直應用在養豬業中,而且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高劑量添加銅、鋅,大部分銅、鋅隨糞尿排出體外而進入環境,豬場廢水中的銅、鋅含量超出環保要求的排放標準和農業灌溉用水標準。糞便中銅、鋅和抗菌藥可能進入人類的食物鏈而影響人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

三、豬場廢棄物處理原則

隨著農業產業的不斷分化,養豬場和生豬養殖小區不斷興起,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糞尿、汙水、有害氣體等廢棄物高度集中,遠距離轉移困難或棄之不用,不能及時轉化利用,超過了周圍自然環境的淨化能力,造成汙染。如果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降解、淨化豬場廢棄物,可變廢為寶,促進環境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形成平衡的生態環境,同時改善豬場和養殖小區周圍的生活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豬場廢棄物按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和成本低廉化的原則進行處理。

四、豬場廢棄物處理措施

1.沼氣池發酵

利用沼氣池的密閉環境進行微生物厭氧發酵製取沼氣,是豬場廢棄物處理最有價值的方法。其好處有兩點:一是進行廢物的再次利用,產生沼氣用來燒水做飯甚至發電,減少煤炭用量,降低成本;二是通過沼氣池內微生物活動產生的高溫環境殺滅廢棄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沼液、沼渣成為優質腐質肥。豬場可根據自身產生廢棄物的多少確定沼氣池的大小和數量,有條件的可采用循環糞泵使糞液通過熱交換器被加熱,提高糞液溫度,達到高溫發酵,提高發酵效率,加大產氣量,同時提高廢棄物的處理能力。

2.堆漚

利用腐熟堆肥法進行處理。此方法主要針對固態廢棄物,控製物料中的水分、酸堿度、氧氣濃度、溫度等條件,利用好氣微生物發酵,能分解糞便、墊草中的各種有機物,達到礦質化和腐質化。此方法可釋放出速效養分並造成高溫環境,能殺死物料中的病原菌、蟲卵,腐熟後的物料成為一種無害的腐殖質類肥料,施用量大幅度提高。

3.汙水的處理

(1)自然沉澱:當汙水的流速減慢或靜止時,水中懸浮物可借本身重力下沉,使水澄清。當汙水在沉降池中停留時,伴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汙水中的有機物分解,加快汙水的澄清。條件許可時,可采用多級沉澱,提高效率。穩定塘工藝就是靠水中菌藻的代謝作用和自然沉澱處理豬場汙水。

(2)混凝沉澱:經自然沉澱的水中還含有較細的懸浮物及膠質顆粒,因帶有負電荷,相互排斥,不易凝聚沉降,因此需加入混凝劑,使水中的懸浮物及膠質顆粒凝聚成絮狀物而加快沉降。常用的混凝劑有明礬、硫酸亞鐵、硫酸鋁、三氯化鐵等。

(3)沙濾:使混濁的水通過沙層,將水中的懸浮物、微生物阻留在沙層的上部,水即得到淨化。規模大、排汙水多的豬場,除上述方法外,還可以采用人工濕地法進行淨化。人工濕地由不同粒徑的碎石構成數級碎石床,在碎石床上栽種耐高濃度有機汙水的水生植物,通過碎石床的過濾作用、水生植物對水中有機物的利用及碎石床上生物膜微生物對水中有機物的分解利用,使汙水得到淨化。

(4)化糞池處理:糞液進入化糞池後,逐漸沉降分離成固、液兩層,上層為澄清的液體,下層為固體糞便。上層液體在好氧性微生物的分解下被淨化,下層固體糞便被厭氧性微生物分解成腐熟的肥料。用化糞池處理廢棄物設備簡單,運行費用低,但處理時間長,效率低,還會散發大量的臭氣,汙染周圍環境。

4.病死豬及特殊廢棄物的處理

病死豬及特殊廢棄物可采用焚燒、深埋進行無害化處理。國外已發明一種設備可直接將病死豬加工成可利用的有機肥。

五、豬場廢棄物的利用

1.用作肥料

豬糞還田是我國傳統農業的重要環節,“糧-豬-肥-糧”型傳統的農業生產即豬多肥多、肥多糧多,是比較典型的生態農業。豬糞還田在改良土壤、提高農業產量方麵起著重要的作用。

2.立體養殖

立體養殖技術是一種庭院經濟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生產模式。它以生態學、經濟學、係統工程學為原理,以土地資源為基礎,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為紐帶,種植業和養殖業相結合,通過生物質能轉換技術,在農戶的土地上,在全封閉的狀態下,將沼氣池、豬舍、廁所和日光溫室等組合在一起,所以稱為“四位一體”模式。主要有魚-豬-果樹(蔬菜)綜合經營等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