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最後配種期:陰門腫脹消退,黏膜光澤逐漸恢複正常,黏液減少不見。
3)發情後期:發情後期又叫恢複期,從拒絕公豬爬跨到發情征象完全消失為止。生殖器官和精神狀態逐漸恢複正常,不允許公豬接近,拒絕公豬爬跨,發情症狀完全消失,外陰部完全恢複正常,“呆立反射”消失。
4)休情期:休情期又叫間情期,是從這次發情消失至下次發情出現的時期。發情之後,黃體逐漸萎縮,新卵泡開始發育,母豬精神保持安靜狀態,逐步過渡到下一個性周期。
(2)發情持續期:母豬發情開始至發情結束所持續的時間即母豬的發情持續期,是集中表現發情症狀的階段。母豬的發情持續時間因豬的品種、年齡而有所不同,因而適宜配種的時間亦不一樣,短則1d,長則6~7d,平均3~4d。一般地方品種母豬發情持續時間長,可達3~5d;培育品種母豬發情時間短,多為2~3d;雜種母豬發情時間多為3~4d。從年齡來看,老齡母豬發情持續時間短,幼齡母豬發情持續時間長;壯年母豬發情持續時間中等。另外,春季短,秋季、冬季稍長。在養豬生產中,可根據母豬發情持續期的長短來確定配種時間。
2.母豬的發情特征
母豬發情時,其生理及行為會產生一些變化,而發情表現的強弱隨著品種類型的不同而異。我國地方品種發情表現明顯,外來品種、培育品種和它們的雜種母豬發情表現不如地方良種明顯。在養豬生產中,根據母豬的表現和生殖器官變化,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麵:
(1)神經症狀:母豬發情時對周圍環境十分敏感,表現東張西望,早起晚睡,扒圈跳圈,追人追豬,食欲缺乏,發情處於高潮期時,表現呆立不動。
(2)外陰部變化:母豬發情時,外陰部充血腫脹,並有黏液流出,陰道黏膜顏色多由淺紅變深紅再變為淺紅,外陰部由硬變軟再變硬。
(3)接受公豬爬跨:母豬發情到一定程度開始接受公豬爬跨,此時如不用公豬試情,可用手壓迫母豬背腰部,發情母豬如站立不動就認為是接受公豬爬跨。此時發情母豬經常兩後腿叉開,呆立不動,頻頻排尿等。
3.母豬的發情鑒定
所謂發情鑒定,是指通過觀察母豬外部表現、陰道變化等,來判定母豬是否發情和發情程度的方法。其意義主要在於:判斷母豬的發情階段,預測排卵時間;確定適宜配種期,及時進行配種或人工授精,提高受胎率;觀察母豬發情是否正常,及時治療。母豬的發情鑒定方法很多,如外部觀察法、爬跨鑒定法、人工試情法、公豬尿液或精液鑒定法、公豬求偶叫聲錄音鑒定法、壓背鑒定法、電阻法、外激素法等。
(1)外部觀察法:此法簡單、有效,是生產中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母豬發情鑒定方法。母豬開始發情時,常常表現不安,兩耳聳立,東張西望,食欲下降、嚎叫、拱地、爬圈拱門,外陰部充血紅腫。到了發情中期卵巢開始排卵時,外陰部充血紅腫程度有所減退,變成紫紅色,並出現皺紋,多帶有濃稠黏液,有時還沾有墊草,眼角上掛有淚水,此時用手按壓母豬的腰椎部,母豬兩耳直立或有煽動行為,多數母豬四肢叉開,呆立不動,弓腰或稍向人靠近。出現明顯的“靜立反應”,是適宜配種期。
(2)爬跨鑒定法:母豬發情到一定程度,不僅接受公豬爬跨,同時也願意接受其他母豬爬跨,甚至主動爬跨別的母豬。用公豬試情,母豬極為興奮,頭對頭地嗅聞;公豬爬跨其腰背時,則靜立不動,正是配種良機。因此,可根據母豬接受爬跨的安定程度來判斷其發情期的早晚,如果公豬爬跨時母豬站立不動,則可考慮配種。
(3)試情法:為了防止發情不明顯的母豬漏配,可采用試情公豬每天早晚各試情一次。根據接受公豬爬跨安定的程度判斷其發情的階段。
在沒有公豬的情況下,亦可用人工的方法試情,通常未發情母豬會躲避人的接近,用手或器械觸摸其陰部時會表現不安。如果用手按壓母豬後軀時,表現靜立不動並用力支撐,用手或器械接觸其外陰也不躲閃,說明母豬正在發情,可以配種。
(4)公豬尿液或精液鑒定法:母豬發情時,對公豬的氣味異常敏感,用公豬尿或精液蘸在一塊布上,放入母豬欄,觀察母豬的反應,以鑒定是否發情,或滴少許公豬的尿液或精液於母豬的鼻尖上,如果母豬有深呼吸現象,並站立不動,即是配種適宜期。
(5)公豬求偶叫聲錄音鑒定法:母豬發情時,對公豬的叫聲也非常敏感,所以如果有條件,可將公豬發情時求偶的叫聲錄下來,作為以後母豬發情鑒定的工具之一,假如放錄音時母豬的兩耳豎起,隨後漸漸發呆站立不動,用手觸摸其臀部則尾豎起,表示願意接受交配,此時配種最佳。
(6)壓背鑒定法:用手按壓母豬腰背部,如母豬四肢前後活動,不安靜,又哼又叫,這表明尚在發情初期,或者已到了發情後期,不宜配種;如果按壓後母豬不哼不叫,四肢叉開,呆立不動,弓腰,這是母豬發情最旺的階段,是配種最適期。
(7)電阻法:電阻法是根據母豬發情時生殖道分泌物增多、鹽類和離子結晶物增加,從而提高了導電率即降低電阻值的原理,以總電阻值的高低來反應卵泡發育成熟程度,把陰道的最低電阻值作為判斷適宜配種的依據。實踐證明,母豬發情後30h電阻值最低,在母豬發情後20~48h配種受胎率最高,產仔數最多。
(8)外激素法:此法是近年來發達國家養豬場用來進行母豬發情鑒定的一種新方法,就是采用人工合成的公豬外激素,直接噴灑在被測母豬鼻子上,如果母豬出現呆立、壓背反射等發情特征,則確定為發情。此法較簡單,可避免驅趕試情公豬的麻煩,特別適用於規模化養豬場。
二、母豬配種適期的確定
所謂適宜的配種時間,就是使盡可能多的、有活力的卵子與精子相互結合,提高受胎率和增加胚胎數量的配種時間。要想做到適時配種,首先應掌握母豬發情排卵規律,然後根據精子和卵子在母豬生殖道內保持受精能力的時間來全麵考慮。
1.發情母豬的排卵規律
發情期是母豬接受公豬爬跨和交配的時期,也是母豬排卵的持續期。母豬排卵一般在促黃體素峰出現後40~42h。由於母豬是多胎動物,在一個發情期中多次排卵,排卵最多的時間是在母豬接受公豬交配後30~36h;如從外陰唇紅腫算起,在發情40h之後。
豬的排卵數也有一定的變化幅度,國外引入品種豬的排卵數最少為8個,最多為21個,平均為14個。不同年齡之間有差異,經產母豬平均為16.8個,初產及二胎母豬平均為12.7個。我國地方豬種初產母豬排卵數平均為15.52個,經產母豬平均為22.62個。
2.母豬適宜配種時間的確定
受胎是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內結合成受精卵,以後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發育的過程。母豬配種後是否受胎,掌握合適的配種時間至關重要。因為母豬發情後,不是一下子將成熟卵子全部排出,而是在一定時間裏分批排出,所以配種時間應根據母豬的排卵時間、精子在母豬生殖道內保持受精能力的時間及精子獲能時間等確定。
一般來說,母豬發情後24~36h開始排卵,排卵持續時間為10~15h,排出的卵保持受精能力的時間為8~12h。精子在母豬生殖器官內保持有受精能力的時間為10~20h,配種後精子到達受精部位(輸卵管壺腹部)所需的時間為2~3h。據此計算,適宜的交配或輸精時間是在母豬發情後20~30h。交配過早,當卵子排出時,精子已喪失受精能力;交配過晚,當精子進入母豬生殖道內,卵子已失去受精能力,兩者都會影響受胎率,即使受精也可能因受精卵活力不強而中途死亡。但在生產實踐中一般無法掌握發情和能夠接受公豬爬跨的確切時間。所以,母豬適宜配種的時間多按母豬發情的症狀表現來決定,發情中期排卵高峰階段,為最適宜的配種時間。這時讓母豬第1次配種或輸精,12h後再進行第2次配種,則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為準確判斷適宜配種時間,應每天早、晚兩次利用試情公豬對待配母豬進行試情(或壓背反射)。就品種而言,地方種豬發情後宜晚配(發情持續期長),引進品種發情後宜早配(發情持續期短),雜種豬居中間。就母豬年齡而言,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間。但近年的研究趨向早配,即母豬出現發情症狀後24h,隻要肯接受公豬爬跨,即配第1次,第1次交配後18~24h再配第2次。如果第2次交配後經18~24h,母豬還願意接受公豬交配,則可再配1次。
三、配種的方式和方法
1.配種的方式
按母豬一個發情期內配種次數的不同,可分為單次配種、重複配種、雙重配種和多次配種,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
(1)單次配種:在母豬一個發情期內,隻用公豬交配或輸精一次。它的優點是能減輕公豬的配種負擔,可以少養公豬或提高公豬的利用率,多配母豬。其缺點是受胎率相對較低,必須有經驗豐富的配種員,如果掌握不好最適宜的配種時間,會降低受胎率和產仔頭數,帶來經濟損失。如能適時配種,也可獲得較高的受胎率。一般較少采用,隻在配種任務重而公豬少的情況下采用。
(2)重複配種:重複配種是指在母豬一個發情期內,用同一頭公豬先後配2次;一般在發情後的20~30h交配1次,間隔8~12h再用同一頭公豬交配第二次。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配種方法,特別是種豬場育種豬群多采用此法,既可增加產仔數又不會造成血緣混亂。
(3)雙重配種:在母豬一個發情期內,用兩頭不同品種公豬,或用兩頭血緣關係較遠的同品種公豬和一頭母豬交配。前後兩頭公豬交配的間隔時間為10min左右。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增加母豬產仔數,提高仔豬生活力,且因受精的時間比較一致,所產的仔豬比較整齊。缺點是所產的仔豬親緣關係不清,隻能在商品生產的豬場應用。
2.配種的方法
配種方法有本交配種和人工授精配種。
(1)本交配種:本交配種分為自由交配和人工輔助交配。
1)自由交配:它是指公、母豬直接交配,生產中一般不采用。
2)人工輔助交配:先把母豬趕入交配地點,後趕進公豬,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母豬陰戶、肛門和臀部,擦淨公豬包皮周圍,待公豬爬跨母豬時,配種員將母豬的尾巴拉向一側,使陰莖順利插入陰戶中。當公豬射完精離開母豬後,用手拍壓母豬腰部,防止精液倒流。初次參加配種的青年公豬,性欲旺盛,往往出現多次爬跨而不能使陰莖插入陰道,公、母豬體力消耗很大,甚至由於母豬無法支持而導致配種失敗。因此,對青年公豬實施人工輔助交配尤為重要。